368.骨子裏的西方人(1 / 2)

“你應該知道,”趙所長頗有些感慨地,“好的照相機鏡頭,都是進口的,這是我們的短板。”

跟這種大知識分子聊,當真是挺背勁。這好好的著那塊反光鏡玻璃,怎麼又扯到照相機鏡頭上去了?

大知識分子,話總是喜歡彎彎繞。鄭國霖還不敢多,唯恐自己在人家麵前露了怯。

“我不太懂攝影,不過也聽一些。”他回答趙所長。

“好的照相機鏡頭,對透光率的要求非常高,這就要求製作鏡頭的玻璃,自身的透光率本身就必須高。”趙所長解釋,“如何獲得透光率比較高的玻璃,這個我們已經知道了,在玻璃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錳,就可以達到這個要求。”

這東西鄭國霖就更不懂了,隻能點點頭,繼續聽這位大知識分子下去。

“但僅僅獲得了透光率達到要求的玻璃,是不夠的。”趙所長繼續,“還要把玻璃表麵打磨的十分光滑平整,減少因為玻璃表麵的凹凸不平,造成的光線散射或者漫射,使光線絕大部分都透過玻璃,傳導到玻璃的另一麵,才能保證這個高透光率。這個,正是我們解決不了的難題。”

到這裏,趙所長指著自己辦公桌上,那塊鄭國霖帶來的幽藍色的玻璃塊:“這塊玻璃,就我剛才的,那種高透光率的玻璃。”

原來如此。

鄭國霖就問:“您的意思,是不是,光刻機上的反光鏡,和照相機的高級鏡頭,是一個道理?”

趙所長嚴肅地點點頭:“對。但反光鏡的透光率要求,又比照相機的鏡頭,要求更高。”

到這裏,他就對鄭國霖:“你知道,歐洲航局的太空望遠鏡赫舍爾,鏡片直徑達到了5米,遠遠超越了米國的哈勃,隻是這個鏡片,就打磨了將近兩年的的時間。而這個鏡片打磨技術,目前隻有歐洲和日本最先進,歐洲又遠遠領先,所以,他們才可以製作如此先進的深太空望遠鏡。”

鏡片打磨技術,好像伊芙琳對頭起過。不過伊芙琳對他這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跟陳海平合夥詐騙他,話都是陳海平教的她,她自己並不明白。

“您的意思,是不是,我們打磨不了鏡片?”他問趙所長。

趙所長承認:“是的,我們在這方麵,毫不客氣地,根本就不入門。

關於這個技術,不瞞你,我們光機所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研究了十幾年,收效甚微。”

到這裏,他頓一下,然後看著鄭國霖:“你帶來的這塊反光鏡片,是德國最先進的鏡片公司製造的。也正是他們,為歐洲航局製造了赫舍爾和普朗克,那兩台太空望遠鏡的鏡頭。這塊反光鏡片,給了我們另一種思路。”

趙所長亂七八糟一堆,到現在,好像才開始進入正題。

鄭國霖不敢打斷他,隻是默默地聽他講。

趙所長:“據ASL內部的法,這光刻機的反光鏡片,透光率要求,比航望遠鏡的要求還高,其精度,相當於把整個德國的土地,平整到誤差不到一厘米的平原。想象一下,這個難度,恐怕都不是人類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