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山裏出來的孩子,學習期間忙著養活自己,學習又要拔尖,幾乎無法做到。
舒雅做不到,她隻能被迫選擇對她而言,可以更好地生活下去的法子。
公費留學,留校,考研,這些與她無緣,她沒有太多的時間用於學習。
考公務員?她原先有這個理想,後來就肯定放棄了,她不缺心眼兒。
那麼,唯一最好的前途,就是畢業以後進銀狐策劃,留在S市。
其實,有鄭國霖這麼個公司高管,看在老鄉的份上,肯無償地幫助她,照顧她,她已經感到很幸運了。
日子就這麼一過著,擺脫了鄭秀莉的鄭國霖,已經覺得很成功,很幸運,日子很滋潤了。
憑著先知先覺,輕鬆成為高管,有事業可做,每或多或少地忙碌著。
吳曦那邊有錢可賺,這朋友也不錯,偶爾兩個人一起出去,娛樂一下。
多出來的,就存入股市。有朝一日,這錢會成百倍地翻番。
他不需要太多的錢。
在市裏買套像樣的房子,把父母接過來享福,每年能夠讓他們去世界上旅遊一回也就夠了。
剩下的,他的財富會越來越多,足以讓他像豬一樣地活著,也就知足了。
但好日子很快就到頭了。
這年的四月中旬,一個星期,他依舊沒有休息,在和一所寶島大學的教授,討論他的講演稿。
總是弄本市或者國內的教授講學,沒有什麼新鮮的東西,鄭國霖擔心企業主們失去興趣。
公司辦的活動名氣大了,許多外省的企業主都過來聽課,要求他帶著他的講學團隊,到他們的市裏去舉辦講座。
他辦這個的目的,還是為了招攬企業策劃的生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以公司人員有限,外地辦活動羈絆較多等理由回絕了。
但在自己地盤上辦,就必須提高質量和新鮮感了。
公司在這個活動上,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也就有資金聘請更多國內外的知名專家教授,前來講學指導。
但那個年代,這種交流活動還不像現在這樣頻繁,好多知名學者的純知識教學,對企業主們來,並不具備太大的吸引力。
這種活動,白了也是一種商務活動,要考慮受眾的接受能力和經濟利益。
所以,對初次過來講學的學者,鄭國霖得給他們介紹一下國內的實際情況,做一些經濟方麵的暗示。同時,還要讓他們明白,公司辦這個活動的目的,得把公司要求的策劃宣傳加進去。
這一次,寶島學者的講學內容,是精細化管理在實際企業生產當中的應用。
講稿很專業,羅列的數據也很多。可是,過於枯燥了。這對那些並沒有多少專業知識的企業主們來,恐怕就很難提起興趣來。
於是,鄭國霖就得和人家探討講課的興趣性和受眾問題。得結合更多的實例,來讓聽眾明白您的理論呀。
沒那麼多實例?不要緊,可以編嘛。我們介紹您的時候,給您加幾家著名企業顧問的頭銜,讓您的講演更具信服力。
這不明擺著造假嗎?差點就和人家談崩了。
鄭國霖正費盡心機地和人家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桌上的電話就響了。
電話是公司前台服務生打來的。
“鄭總,前台有位女士找您。”服務生的聲音很甜。
“誰呀,幹什麼的?”鄭國霖信口問。
“我們問了,她不。她隻把她的名字告訴您,您就知道了。”
鄭國霖就皺眉,這服務生怎麼這麼囉嗦?
“她叫什麼?”鄭國霖的語氣就有些不耐煩了。
“這位女士,她叫白莉莉。”
鄭國霖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