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禍起九劍(一)(1 / 2)

古時,矩州,百山鎮,裂山下。

今日,江湖間數十個宗門幫派已經彙集到這座裂山下。隻待到明日驚蟄之日,就在這山下舉行一場久違的江湖盛事:試劍大會。

且在大會上所要試用的劍器的製造者,是百山鎮裏一名打造劍刃的老師傅華甲。他還有一個徒弟,名為華軍。

師徒倆在數年間,夜以繼日的鍛造良兵,前前後後共製造出九柄劍器。

分別是神木與水、血贖劍、隕墜劍、黑閻劍、風怨劍、若芒劍、君儀劍、今明劍、止戰劍。把把鋒利其極,剛韌之最。

各劍各有各自的含義,大體來是四邪四正。剩下一劍是亦邪亦正,即神木與水。

神木與水是一把木劍。由長年浸水的鐵樺樹製造而成,是最奇異也是最難造的一把。持劍者如若運行足夠的功氣內力至劍器之上,可使其隱隱若水狀,故得此名。整把劍的劍身光整,無任何圖案雕刻。總劍長三尺三寸。

這把九劍,都各有各自的長度。若是粗略來看,大部分劍器長短相差無幾,僅毫厘之差。但就這點相差,卻有著大作用,此是後話。

血贖劍,顧名思義,以血贖過,劍性之意為邪;劍身雕刻為向下的台階,劍長三尺一寸一。

隕墜劍,墜星之劍,邪劍,劍身雕刻隕石墜落之像。劍長三尺一寸三。其形由如錐形。

黑閻劍,黑獄之劍,邪,上刻阡陌道直至劍尖,乍一看,似乎沒有盡頭。劍長三尺一寸五。

風怨劍,暴風怒號,實是哀怨,邪,雕刻風的形狀,風暴似乎在劍身上演。劍長三尺一寸七。是九把劍器中劍身最寬的一把,達一尺之寬。

若芒劍,萬物如芒,這是一把仿芒葉之形造出來的劍,正劍,劍身雕刻有細微的芒刺。其意為如芒綻放。三尺一寸九。

君儀劍,君子之儀,君子應欲利萬物而不爭,正,劍身雕刻如水一般的黑色菱形狀圖案,劍長三尺二寸一。

今明劍,當斷則斷。今日之事不待明日之期。正,網格狀劍身。整長三尺。

止戰重劍,也是一把威嚴之劍,最重的一把,正,劍身飽滿,不刻任何圖案,長三尺四寸。

這九把劍被老師傅華甲稱作是當世利器之最。其實,定為無價之寶也不為過。

與一般的利器相拚,一擊可輕易斷之,剛度韌度,無可比擬,當然也包括木劍神木與水。

而若是將這九把劍器相互對擊的話,且是在勁氣十足的前提之下,也不可以損毀分毫,可謂神乎其神。

因而引得江湖間的各個大宗門幫派慕名尋道而來。半月間,前後總共有數十多個派係,幾近千人來到山下。裂山也由此名播下。

但是,在多如牛毛的派別中,隻有以下門派最為有實力、勢力:通州連劍門,洛州韌甲城,衡州流雲宗,黔州長陽會,西北涼州無望門,嶽州髓派,巫州隱羅獄共七個派別。

雖然這七個派別的武功盡皆不同,但武功之基也萬變不離其宗,便是全靠自身勤修而來的凝練彙聚在氣海穴的功氣內力。這凝聚的過程,也增強氣海穴的過程。

至於人數方麵,屬長陽會來的最多,有三百之眾,單論勢力是最大。

其餘大部分的幫派都是幾十幾十饒來。而論實力則是連劍門、流雲宗、髓派最強。

這千人在荒山郊野之外的住宿之事,由主持大會之人來安排解決,此人名為衛黎。

他向外是荊州人,年歲才方弱冠,生長得高狀雄氣,俊秀方物。據他自己無門無派,卻又有一身無師自通的高強武藝,極是撩。

自古英雄出少年。

兩年前,曾一人輪番單挑各個門派而全身得退,並且因武德甚好又為人謙卑,沒有得罪一個門派,因而江湖人贈他一個‘衛英雄’的稱號。

當下,他不僅是此次劍會的主持之人,更是與利器製造者華甲一同推動並落實了九把劍刃的製造過程。

其實,除去這兩個劍會的主要角色以外,還有一個不得不的最為關鍵的人物,如果沒有他,九把劍刃根本不能得以製造。

這人就是長安城大商賈馬林。在從製造劍器的一開始直到結束,期間所有需要到的銀錢之處,全由馬大商賈出手解決,由始至終的花銷,非常巨大,可以是花掉了一座銀山。

他何以耗費如此巨資造劍?其實,馬大商賈隻為在八方保得平安。這件事的關鍵點是在於各個幫派。

因此,早在造劍之初就與來茨各個大宗門幫派議定好了,都已簽了白紙黑字紅手印。

議定內容最主要的事是,在劍器製造成品並經過擂台比試選出勝者之後,便將劍器贈給勝者成為持劍人,而劍器自然是也他們自己的;

但從此刻開始,這九位持劍人便肩負有保護馬大商賈一家兩代人性命及其生意上遭遇惡性事件方麵的安全的責任和義務,為期三年。誰若膽敢違約,將麵臨其餘門派的圍攻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