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從泗上,即號沛公。嘯命豪傑,奮發材雄。彤雲鬱碭,素靈告豐。龍變星聚,蛇分徑空。項氏主命,負約棄功。王我巴蜀,實憤於衷。三秦既北,五兵遂東。氾水即位,鹹陽築宮。威加四海,還歌大風。
漢高祖本紀先言其神異之事。有蛟龍伏於母親劉媼身上後有高祖,高祖長大後酒醉也有蛟龍伏於其身。先有呂父相高祖,許以呂後;後有先生老父路過相呂後、孝惠及魯元公主,皆貴人相,所以貴者以高祖故也。高祖為人頗有遊俠習氣,不事產業,仁而愛人,喜施,也欺侮鄉人,好酒及色。
後押送犯人去驪山途中,有人逃走,高祖索性把人都放了,自此流亡於芒碭山之間。酒醉之後斬白蛇而得眾心,陳涉起義後,與蕭何、曹參等人沛縣舉事以響應陳涉。大家都怕事情失敗後被滅族,不肯當出頭鳥,故而高祖為沛公而舉事。略有小勝後從項梁,項梁兵敗被殺後因高祖寬仁而被懷王派遣平定關中,項羽被派遣北上救趙。見酈食其,高祖無禮,然則一經指出,高祖立改,此也是高祖長處。從酈食其之計取陳留,用張良之計取宛城、將計就計詐趙高而取武關。於是高祖入關中,聽張良計而不取秦重寶,與秦人約法三章秋毫無犯,甚得關中民心,為將來王關中埋下了種子。然聽從王關中之言,致使有了鴻門之宴。高祖反應敏捷,拉攏項伯,宴後及時逃遁。項羽功分天下諸侯,高祖被封巴蜀,入蜀之時燒絕棧道,麻痹項羽。項羽分封不妥而齊趙先後叛亂,高祖趁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平定關中。為義帝發喪,聚五路諸侯殺到項羽都城彭城。然被項羽奇兵夜襲,大破於睢水,妻子父母皆被俘虜。逃亡之時,竟三次把兒子推下馬車。稍收敗軍後,遣隨何說服英布,共抗項羽。韓信領軍平定趙、齊。被項羽圍於滎陽,絕糧,求和不成,用陳平反間計,去亞父範增,瞞天過海逃出城,使紀信李代桃僵吸引楚軍注意。用袁生計策,以己身吸引項羽注意,疲憊楚軍。楚軍擊破滎陽圍成皋,高祖奪韓信軍,令韓信破齊,張耳定趙,彭越在楚軍背後,破壞楚軍糧道。項羽平定彭越之際,大司馬違背項羽不出戰的命令,被劉邦打敗了。而韓信破齊後,又擊破了龍且軍,向高祖要王,高祖用張良計勉強封為齊王。兩軍相拒成皋之際,高祖為項羽伏弩射中,又強自支撐安軍心,傷勢加重,項羽也急於平定彭越,故而楚漢兩軍修約息戰。高祖用張良、陳平計策,首先撕毀合約追擊項羽,許以韓信、彭越爵位土地,最終合圍項羽於垓下,四麵楚歌,十麵埋伏,破楚軍。再次奪韓信軍,從諸侯議即皇帝位,封韓信、彭越等為王。高祖自稱得天下在於能用蕭何、韓信、張良三人傑。逐漸以劉氏子弟代替功臣王各地。高祖過沛縣,與家鄉父老敘舊,作大風歌。臨終托政,再次印證高祖知人之明。。
太史公認為王朝德隻在忠、敬與文之間循環往轉,周朝文之敝,秦朝反酷刑法,故而不能王天下久矣。
高祖得天下主要得益於知人善用,且能審時度勢聽取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