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五族來驗魚或龍(1 / 2)

薑遠欠身坐在薑平為他清理幹淨的一塊平緩石頭上,其餘四人均圍過來,席地而坐。

皇後垂著耳朵,在一旁溜達,一副想要抬起腿兒來宣示領地的樣子,薑平抬頭一望薑遠,忙不迭地比手勢製止皇後。

薑遠視線掃過,細節盡收眼底。

大預言家神職在發揮作用,最近薑平看自己的眼神已改變,以前他的眼神中蘊含著忠誠與守護,現在多了幾分愚信的狂熱。

這種狂熱助推薑平的行為潛移默化的改變,遠古時代講究什麼禮法?皇後占領地盤這種曾經無所謂的事兒,現在他也開始製止起來,這就是“敬神”的信念在發揮作用。

薑遠明白,神職改變的,又何嚐是薑平一人。自己最應該做的,不是徒增感懷,而是讓他們不後悔。

這麼想著,他思路明晰,直接向著在座眾人布下了工作任務。

薑平,錘子教大預言家,起義工作的宣傳主力,為自己挖掘了不少人丁,論威望雖不及兔老,卻也初現雛形。由薑平組建起一隻技術攻堅隊,統管部族軍事裝備和生產工具的設計、研發和生產。

要從技術層麵掰扯,這個位置怎麼也輪不到薑平。論設計能力,薑平那慘兮兮的三星智力注定他當不了技術魁首;論鑽研精神,三顆星的精神指數也當不了鑽研大拿。

但是,識人在於揚長避短。薑平忠誠度滿格,有製作新式器具的基礎,還能夠發掘信徒,再加上現在權力動蕩,渾水摸魚者未必沒有,這個時期由薑平扛起一根大旗,正當時。

而且,隊伍是由薑平來帶,但人事任免和待遇的命脈是要抓在自己手裏的,畢竟手底下總共六七百人,逐個看屬性欄也不是什麼難事。

倒不是不信任薑平,而是某個大佬提的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縱觀曆朝曆代,皆是如此。

春秋《孫子兵法》,集謀略之大成,影響千年至今不消;戰國“望聞問切”,反對迷信跳大神,為華夏中醫之始;東漢蔡倫造紙,化口口相傳為識文知禮,世界文明因此邁出一大步;明代虎蹲炮,炮兒輕輕體積小,可由騎兵攜帶,首創的騎炮兵打的敵人找不著北……

綜上,科技是逐鹿天下的根本命脈之一,這一命脈必須牢牢握在自己手裏。

夏冰,錘子教聖女,負責組建部族軍隊,統管部族練兵、巡邏、防衛與狩獵。在遠古時代,夏冰的武力本就容易受人敬畏,顏值還能把敬畏度翻倍,兩者相加之下,今天連刺狗熊的戰績讓她聞名全部族,風頭一時無兩,再加上聖女自帶一呼百應的號召力,由她劃出道來招兵買馬最適合。

分析這麼多,還不是嫌人家胸大無腦智力不高?

想到這兒,薑遠嘴角一抿,後雙眉一提,又有些發愁。

要知道,武將分為將才和帥才,夏冰確實是一名靈巧善戰的猛將,練兵衝鋒搞奇襲不在話下,可惜,她不是帥才,動腦子的事可幹不了。

今後宏圖遠誌,少不了動腦子的指揮人物,還是缺人才。

再說趙四,給他起了這個名字後一直感覺有點對不起他。他是錘子教第一位傳道者。趙四的精神屬性和體力屬性都是四顆星,還具備所謂的旅行運,由他拉起20人的探險隊伍搞搞偵查傳教工作,不在話下。

至於兔老,則負責部族教化、對外出使等工作。部族百姓過得好,輿論控製少不了,雖然有個錘子教,內心教化也要搞。

這件事薑遠早有考慮。一個統治的根基是否穩定,教化民眾的方向極為重要,他曾想過走以教治國的路子,但是作為學過曆史的現代人,他知道那必然會埋下腐敗專橫的種子。

這個種子在一開始會化做刺敵防身的荊棘鎧甲,可後來卻也會變成權力過大荊棘纏身的自縛網。

雞蛋可不能放到一個籃子裏!我的國度,我的教化,一定得是正麵且積極的,要把仁義禮智信帶進來,要讓錘子教義與正確教化兩開花。

說白了,錘子教和“仁義禮智信”的教化方針都是統治工具,要在它們出現問題之前,就多長個心眼,免得日後燙手。

這些都是遠大夢想,當前兔老最要緊的教化工作,就是改名立規。

會議結束後,兔老直接被薑遠留下,強行灌輸了一波現代改名思想。

薑遠要求兔老選上十數個聰穎有威望的部族長者,按照前世記憶給他一些諸如“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楚衛……”等等的姓氏,還給兔老講了一些以山水花鳥草木為名的典型案例,甚至把鐵柱、二妞等接地氣的名姓也搬了出來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