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命兄弟(1 / 3)

皇天將崩兮,後土頹。

老皇帝駕崩的消息才傳遍了各個屬國,便使得一夜之間家家張燈結彩,有錢人家還放起了爆竹,如果他在天有靈得知自己的死能為天下百姓帶來這麼大的歡樂,不知會作何感想。

這位執政以來不理國事一心修仙的皇帝,最終還是栽在了自己的愛好上,從偶染風寒,到漸不能起,再到奄奄一息,他用事實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做不作死就不會死,尋常人家,得此病無非是生薑煎服,好生修養,富裕人家可能去抓些驅寒的藥物,輔以藥浴;再不濟,劇烈運動一番後,蒙頭出一身汗也就舒服許多。可先帝乃欲求大道之人,豈可與庶子為伍?在服下自己親手煉製的金丹後,可能是由於藥理相生相克,也可能是由於日積月累重金屬超標終於爆發,不到十日便迅速消瘦,又十日後更是不能起,到最後奄奄一息整個過程所費時間竟不足月。而太醫院更是連消息都沒收到,直接等來了老皇帝的病危通知。

其身邊的掌印太監放下智商不論,單說忠心這一條絕對無人出其右,在自己主子奄奄一息之際,不去找太醫院的名醫來治病,而是私自帶了個自稱海上尋仙回來的方士入宮,獻上了仙丹——“紅丸”,此丹號稱包治百病,延壽萬年。正所謂一個人不會平白無故的成功,在大臣都寄希望於醫學奇跡上時,隻有人家和皇帝還堅定不移的走著修仙之路,寄希望於仙人顯世。所以說哪有什麼一步登天,就連太監高管這種不入流的職業也是陪皇上一起煉丹,一起修仙,一起和大臣們抗爭,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打出來的“革命友情”換來的。

可能是這二人的真心真的打動了上天,老皇帝再服下仙丹“紅丸”之後真就一步登了天,太醫趕到時人已經涼了。如果仔細看他的臉你會發現,其麵帶微笑,絲毫不像經曆了痛苦,仿佛是畢生尋求大道之人之人,終於抵達了心中所想的仙界,死在了自己追尋了一生理想上,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沒什麼遺憾的了。

夏朝第十八代皇帝終於還是沒能頂過這執政以來第十二個年頭,開元十二年秋,駕崩,後人諡號“哀”。

“哀帝”在位期間不問政事,一心修道,導致貪官汙吏橫行,奸臣當道,北方遊牧民族大舉南下,沿途搶掠,無惡不作,西北涼王,及兩遼燕王為抵擋外族入侵上書要求擴軍備戰,哀帝“位列仙班”在即,兵部尚書又無作為,掌印太監在與兩位乘車而來的世子殿下,一夜密切交談,推杯換盞之後,私自答應了這個要求,並親自托付家丁選兩匹上等好馬贈予殿下,親自恭送出城,各地藩王紛紛效仿,他們談了什麼無人知曉,隻是京城裏的銀價卻是略降了一些,本就不好過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

後世史書記載:“兩位藩王聯手在薊門外誘敵深入,己方士兵想起身後家人無不浴血奮戰,戰退兩倍於己方數目的敵軍,取得大捷”——這種話也就曆史書上敢這樣寫,當時這兩位已是報著死戰的決心準備舍身報國了,畢竟遊牧民族基本上是生於馬背,長於馬背,憑借二人手中這臨時拚湊起來的二十餘萬人馬,要想打贏無異於癡人說夢,雖說士氣高昂,但卻沒有經曆過血與火的考驗,畢竟真正的戰爭不是羽扇綸巾,而是炮火紛飛,上一秒還和你說話的兄弟下一秒可能就被飛來的流矢取了性命,到處充斥著硝煙與血的味道,慘叫聲可能真的無法分辨,斷肢殘骸充滿你的視野,若是沒有經受過訓練,僅是站在樓上觀看這些畫麵,都有可能經受不住精神上的摧殘,彎腰嘔吐不止。

然而這支聯合部隊就有將近一半是那種新招募沒有接受專業訓練的士兵,他們平時遊手好閑,不務正業,但在關鍵的時刻卻還是都站了出來。餘心之所善,雖九死猶未悔。雖然敵軍兩倍於我,雖然是臨時拚湊起來的隊伍,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敢開戰,若是自己戰敗了,那身後的家人怎麼辦,所以一定要贏,這種氛圍充斥著這支部隊,保家報國,就在今日!

敵軍才攻城不過半個時辰,這隻聯軍先前的士氣就已不再,畢竟是些沒經曆過什麼歲新兵蛋子,若非兩位藩王的老卒頂著巨大壓力在前方血戰,他們可能真的就連開弓的勇氣都沒了。就在兩位老藩王下定決心要戰死城頭與城共存亡之時,敵人竟是緩緩地停止了攻擊,隨後,其中一部分人馬開始撤離,這時兩位又懵了,本來都下定決心,要與城共存亡,你突然撤軍了?玩心理戰?就在兩位商量要不要追擊時,一位青年將軍私自帶領自己帳下五百槍騎輕裝上陣,瞅準機會猛攻敵人由於撤軍而薄弱的左翼,一時間敵軍竟難以招架,聯軍找準機會打了場突擊戰,本來想著隻是消耗一波戰力,結果真就給強行打退三十裏,再往後'直接就撤軍了,所有人都一頭霧水,為防止敵軍後手夜裏襲擊,更是派出大批探子,結果就是如此,撤軍了,大家都很高興,你繼續放你的羊,我種我的地,誰也別影響誰,至於原因卻無從得知,這位騎將率兩千將領再度追擊,幾次皆大破敵軍。藩王們確實無誤後也陸續撤軍,這位大出風頭的將領就是之後世上被人們稱為北境軍神的徐繼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