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妄起邊釁,侵城掠地,遂使生靈塗炭,其罪當誅。明日卯時,餘當斬將軍於轅門,以儆天下貪功亂民之士。”落款是衝靈末修林天奇。
秦重接過副將寧大海遞來的這封素絹帛書,隻瞧了一眼,眉頭微皺道:“這是什麼東西?”
寧大海笑道:“自我大晉軍兵出太嶽關,大帥每日忙於調兵遣將,席不暇暖,著實辛苦了。未將無意間瞧見此書,這才撿拾出來,或可博大帥一笑。”
秦重哈哈大笑道:“此信文采雖是尋常,字跡也屬平平,倒是這字裏行間有股衝天豪氣,令人讀來胸襟一闊。”遂將這素帛揉成一團,擲於腳下。
秦重,字次山,大晉國邊關八城主帥,此刻正領著十七萬步騎,分兵三路,侵入宿敵大陳國國境,兵鋒所指,大陳國士兵望風而逃。
正是初春,蒼南域青州地界,已是萬物複蘇,天氣和暖,正是用兵之時。此役謀劃已久,早在秦重於五年前出任邊關主帥以來,就已在暗中積屯糧草,訓練士卒。
這五年來,秦重最為得意的就是訓練出三萬鐵甲精騎,他曾向大晉國君臣放言,這三萬鐵騎雖少,但放眼青州三十七國,絕無哪枝大軍可當這鐵騎一擊。
如今這三萬鐵騎正由秦重長子秦忘舒率領,另有兩位大晉國名將,各領五萬兵卒,是為左右翼,深入大陳國腹地。秦重親率四萬百戰之士坐鎮後方,以策萬全。
秦重展開青州山川地理圖,青州大好山河盡收眼底。原來那大晉國位於蒼南域極西之境,背靠八百萬裏極荒山,局促青州一角。雖經大晉國將士百年奮戰,也不過是擴地三百裏罷了。
大晉國雖小,卻有囊括青州之誌,而若想全據青州,那第一步就是兵出太嶽關,滅了大陳國,站穩腳根之後,才能與青州另三十六國一爭短長。
秦重向地理圖東側瞧了瞧,忍不住重重吐了口氣,一旦滅了大陳國,再往東行,就是八百裏雲川。此處土地肥沃,水草豐美。向有“雲川熟,青州足”之說。若能占據此處,令大晉國都城東移,十年之後,就可足食足兵,再十年,就可收百萬鐵騎,席卷青州。
秦重神思遐飛,一時哪裏能收得回來。忽聽帳外士卒來報,有前方戰報傳來。
秦重聽那傳令兵聲音之中趾高氣揚,知道必是前線捷報了,他心中雖是歡喜,仍是不動聲色,緩緩道:“報來。”
有士卒遞進戰報,副將寧大海上前接過,頓時眉飛色舞起來,道:“大帥,忘舒這小子果然能幹,昨晚趕到金池城下,立時攻城,戰到今日卯時,就將這金池城拿下了。”
寧大海未從軍之前,與秦重同為雲鶴門弟子,其後又隨秦重從軍征戰三十年,與秦重交情極厚。秦忘舒的八征刀法,可是寧大海親自傳授的。
秦重聽到“卯時”二字,心中沒來由的微微一痛。其後他很快想起,“卯時”二字,正是他腳邊素帛中所書。
秦重將麵色一沉,道:“攻城掠地,是左右翼步卒之任,忘舒率我三萬精銳鐵騎,不去荒原野嶺中與敵野戰,怎的卻去攻城?記秦忘舒將軍大過一次,速速傳我軍令,立時棄了金池城,去尋大陳國主力廝殺。”
寧大海雖與秦重交情深厚,此刻見秦重麵色不善,也不敢替秦忘舒求情,肅容道:“末將這就去傳軍令。”
在寧大海草擬軍令之時,秦重忍不住低頭,去瞧腳邊的素帛,緩緩的道:“大海,你可知道‘衝靈’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寧大海正指點帳中文書撰寫軍令,見秦重問及,想了片刻才笑道:“‘衝靈’二字,怕是有三十年沒聽過了。想當初我與大帥在雲鶴門之時,就聽師父說過,原來大師伯當初也是什麼衝靈之士,隻恨福緣淺薄,未能衝靈成功,其後就鬱鬱而終了。”
秦重道:“不錯,我雲鶴門不過是玄極宗百餘藩宗之一,十年中能出一位衝靈修士,已算是成就不俗了。聽說若能衝靈成功,就可進入玄極宗妙府山習修仙家妙術,說什麼可以飛天遁地,翻江倒海。嘿嘿,傳言雖是說的熱鬧,我這半生也沒機緣見過一個仙人。”
寧大海不知秦重怎的會說起這陳年舊事來,一時往事如潮湧來,心中也是感慨萬千,道:“大帥,你我此刻若仍在那雲鶴門修行,不知道又是怎樣的結果?“
秦重搖了搖頭道:“那有仙基的,十萬人中才出得一個,然而便有仙基,若不能衝靈成功也是枉然。玄極宗號稱十萬修士,又出了幾個仙人?仙修之事終究是鏡花水月罷了。“
寧大海笑道:“就算我寧大海僥幸有這仙基福緣,聽說那仙修之士,還要修什麼辟穀之法,酒肉不沾的。若是讓我不得吃肉飲酒,還不如斬了我這腦袋。“說著在脖頸邊比劃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