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扛進玉米地(1 / 2)

父親死的那年李青山十三歲,也就是這年,嫂子鼓動哥哥跟他分了家。按照嫂子公平公正的原則,李青山分到一間快要倒塌的破茅屋,一根父親留下來的扁擔,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嫂子說,李青山隻有一個人,而大哥還有一家子要養,自然要分的多一些。

李青山的父親年輕的時候是個賣貨郎,憑借一條扁擔走街串巷的賣點小玩意,他知道,這條扁擔父親扛了一輩子,嫂子也說,父親活著的時候最疼這個小兒子,所以這條扁擔留給他,算是一個念想。

李青山不傻,他自然知道嫂子是個無比精明的人,父親一手操持起來的家業不止這一條扁擔,可他實在不想父親剛死,兄弟兩個就因為那一丁點家業鬧的反目成仇,於是,他義無反顧的扛起扁擔離開了家。

這一年,李青山十三歲。

因為年紀小又沒有文化,李青山沒有別的出路,隻能扛起扁擔繼承了父親的“事業”,成為了一名走街串巷的賣貨郎。

五年來,他走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村子,憑借著一雙腳從鎮上販賣點小玩意兒,在走十幾公裏山路到達一個個村鎮,將東西賣給那裏的村民。

這地方都窮,東西賣不上價錢,一件物品多賣兩毛錢就已經不錯了。李青山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和父親一樣,靠著這雙手撐起一番家業,這家業不需要大,隻夠他將來娶一房媳婦,養活一家三口就成。

因為想要多賣一些貨出去,李青山往往到達一個村子就會呆上一整天,不到日落不離開。他最喜歡去的村子叫劉家屯,這個村子大,人口多,生意相對來說要好一些。

除此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這個村子,女人多。

年輕的壯勞力都出去打工了,留下婦孺看家,李青山不是聖人,像他這樣的年紀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碰不到女人,看看總可以吧!

夏季的傍晚,也是剛吃過晚飯的光景,李青山扛著扁擔正要離開劉家屯的時候,忽然聽見前方有什麼動靜,李青山一愣,立刻放下了扁擔。

借著月光,前邊隱約晃來一個人影,李青山心裏一頓,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該不會遇上搶劫的了吧?想到這些,李青山趕緊扛起扁擔鑽進了一旁的玉米地。

透過玉米秸稈,他看見有個膀大腰圓的男人拖著一個女人向這邊走來,女人一路掙紮,低聲抽泣著,男人大聲威嚇,說要是喊的驚動了人,看她還怎麼在劉家屯待下去。

女人被這一聲恫嚇嚇得不敢說話,可是,扭動的身軀已經說明一切,她不願意被這個男人拖著走。

李青山當即就認出來了,這個男人不正是劉家屯的村長,劉大海嗎?而他生拉硬拽的女人不是別人,正是村裏有名的小寡婦丁汝燕。

這丁汝燕約莫二十五六歲,不光身段窈窕,皮膚也是雪白的出奇,跟山溝溝裏的女人一點也不一樣,更關鍵的是她還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