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條奔流不息且不知終點的大河裏,不知道會翻湧起多少朵浪花,它們悄然出現,又悄然覆滅,就這樣輪回往複。終於有一天,走在岸邊的人發現眼前的這朵浪花似乎在過往的歲月裏出現過,它們是那樣的似曾相識……
這便就是曆史。
……
大明隆興二十三年,在山河國南邊的一座叫白秣的小城裏,一個稚嫩孩童仰頭望天,一位身著灰白長袍的老者自大明遠道而來。他看到了這位正在抬頭看天的孩子,準確的說老者已經注意這個孩子好幾天了。更加準確點說,這個孩子看的是太陽。
老人終於按捺不住心底的好奇,他走上前去準備去問一問。他不知道這天到底有什麼值得這個孩子如此觀看,或者說是這個太陽。
“小友,能否告訴老朽,你抬頭看的什麼啊?”
孩子對這個突然站到自己身旁的陌生老人感到有些奇怪,但看到老人也隨著自己的目光看向太陽,也就並未膽怯。
他用著極其認真的語氣告訴老者“我在想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遠小近大啊。可是晨間滄滄涼涼,及其午間又如探湯,近熱遠涼。你說哪個對呢?老先生。”
老者苦笑,不能決答。
孩童看到老者不答,繼續抬頭看著太陽。
大明離符二年,在大明帝國京都紫禁城裏,一個少年蹲在這座巨城唯一的湖畔,他的身後有一座矗立巍峨的高樓和一位身著灰白長袍的老人。少年在這裏已經看了半年了。老人也跟著看了半年了。
老人笑嘻嘻的看著蹲在湖畔的少年,他臉上的笑似乎有極其明顯的討好意味。同時老人的手還不停的搓著。
好久,少年慢吞吞的開口道:“我看這湖裏麵的魚好像不怎麼開心。”
老人臉上笑容一愣,轉而發問:“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是否快樂呢?我看還行啊。”
少年用手戳了戳湖麵,驚散水裏的魚兒,緩緩起身,看了眼高樓“因為我是我啊。”而後朝著老人行了一禮,走向樓外。
少年此去,再也未歸。
大明離符十年,少年不在是少年,他娶了一個妻子,並且有了孩子。他在玄都道國的玉京城裏,他想去大明的紫禁城,去請那個老人給他的孩子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可是因為某些事,他未能如願。
玄都道國素來就有編撰史書的傳統,他們不按皇帝的年號,而是沿用他們自古便有的記年法,星宿紀年法。他們以此編修《道史》。
《道史》第一百二十三卷南方朱雀柳星年記載。今歲冬,有異教徒現於玉京,誅之。李氏皇帝包庇,同罪伏誅。
離符十年的大雪降於人間,遮蔽住諸多醜惡,唯獨不能為衣衫襤褸者遮蔽寒風。
山河國的白秣城,一個乞丐蜷縮在巷子的一角,被他捂在懷裏的是一個不應該屬於他的玉葫蘆。
大明帝國東北境有一座小城,叫清河。大雪封路的寒夜,這座小城迎來了一個婦人和兩個孩子。一個在婦人懷中的繈褓裏,另一個是男孩,他被婦人緊緊的牽著。他的另一支手同樣也緊緊攥著,攥著的是他阿娘留給他的兩顆糖果。糖果原本是三顆,現在隻剩下兩顆了。
也是那時候開始,男孩知道,大雪滿頭從來不是什麼浪漫瀟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