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降奇緣(1 / 3)

成家後的梨瑞英辭掉了新安縣水秀鄉的工作,隨老公回去了幾百公裏以外的雄縣,在當地醫院上了班,此時他的公公已退休。瑞英下嫁的第二年,此時的梨偉明全家在新安縣城買了一幢寬敞的樓房,舉家遷走,大村隻剩下他的公司,公司忙時作為董司長的他才開車回來看看,平時隻是梨偉明的兒子每天上下班往返於縣城、公司。梨瑞英後來的消息變成了杳無音信。三年後的康海已是兩個兒子的父親,相夫教子成為秦秀芳的主要任務,她把兩個兒子分別取名叫康宏宇、康宏宙,兩兒子特別聰明。此時的康海事業已如日中天,跑浙江去上海,每天奮力打拚著,業務越做越大。兩兒子在康海與秦秀芳相親相愛的打拚中漸漸長大,兩個兒子雖相差一歲多點,宛如一對孿生兄弟,長的和當年的康海一模一樣,魁偉,結實的身膀,粗眉大眼,麵像又特像秀芳的漂亮,特別招人喜歡,而且學習特好。夫妻倆很有成就感!馬上到了上初中的年齡,去哪上中學成為橫亙在康海與秀芳麵前的難題!

事業上如日中天的康海和秦秀芳,十幾年來一直恩愛有加,相敬如賓,康海性格上的憨厚、誠實,重情重義與秦秀芳的寬容、大度,愛子惜夫中,識大體、懂大義的性格互補中一路走來,在日常生活中從未磕磕碰碰,勘稱夫妻中相敬如賓的典範。此時已步入中年的康海正與妻子商量孩子上學的問題。“秀芳,我想讓兩兒子上新安中學讀書,你看怎樣?”“好呀!那邊教學質量,同學的學習氛圍都是全縣一流的,我讚成”此時康家的實力莫說是除了日常開支供兩兒子上學,就是買套縣城的樓房已不在話下。“秀芳,在枕邊我和你說過多少次了,人生中中學打拚挺重要,我想讓你辛苦跟上兩兒子去伴讀上學,你看?”康海看著秀芳說“行,我早想讓兒子出人頭地,完成你人生中未完成的大學夢,讓孩子有好的未來!”就是在這種婦唱夫隨中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其實秀芳早摸透了康海的心意,不單是去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還在讓秀芳在孩子感情變幻莫測中因勢利導,別讓孩子早早談戀愛是他的最大心病,因為康海的教訓是極其深刻的,那是他心中一生不能釋懷的疤,不上進不努力,一切都是徒勞的。

已一前一後進入高中學習的兩兒子康宏宇,康宏宙,爸媽除了告戒他們好好學習外,耳邊最多話就是中學千萬不能早早談情說愛。孩子挺聽話,學習特用功,又一代人康宏宇馬上又麵臨高考,一米七幾的個頭,魁悟的身材,漂亮的五官,正煥發著青春年少的活力,比當年的康海有過之而無不極,配戴一付眼鏡,好一位學者的風度。“爸、媽,你們說我報啥專業合適?”兒子皺眉問正吃飯的夫妻倆“兒子,你理想願意學啥?”秀芳試探著問“醫學是我的夢”“兒子,那就去投身醫學事業,挺不錯的職業”康海給大兒子康宏宇一錘定音!

功夫不負有心人,高考成績下來了,康宏宇考的成績相當不錯,班中名列前茅,他報考了南京醫學院,幾天後通知下來了,康宏宇如願以償,南京醫學院錄取了他。全家那高興勁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成功了,成功了”,臨開學前,康海和秀芳把兒子康宏宇開車送到了高鐵站,一派語重心長的叮囑“兒子,好好努力,學業有成時,不要忘了帶個心儀的對象回來”孩子點點頭走了,等待康宏宇的是人生最完美的夢!

時間的鍾聲已敲響在二零一三年,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讓康海,秦秀芳這代人趕上了好時候,智能手機的普及拉近了朋友、同學的距離,同學聚會敘舊成為時代的命題。這不通知參加初中同學的大聚會來了,打拚於社會各個階層的同學開始聚集。康海的手機信息中跳出參加聚會的同學信息。通知:所有20班同學,務於五月十二日中午參加在芙蓉生態園的同學大聯誼。參加者有王超、梨瑞英、馮子剛、陳錦娥……康海去不去成為了他思想鬥爭的焦點:二十年了,上一代的人的情感恩怨早已隨著時間流失,漸漸被歲月的滄桑蕩滌,一空,那刀傷疤卻深深烙在瑞英、錦娥、康海的心頭,最後在秀芳的勸說下還是決定去!

盛夏的五月,正是西瓜上市的好季節,天氣已開始炎熱。中午時分,康海開著車如約而至參加同學芙蓉生態園的同學聯誼會,大度的秀芳這次沒來,以避免他們之間的尷尬。綠樹成蔭,鮮花盛開,流水潺潺的生態園,兩桌穿衣整潔的男女同學已等康海片刻,開始了一一的握手、問候、互敘家常。“康海你好”手已伸出,等待握手的是一燙著烏發,衣著風衣,肩掛小包,雖已半老徐娘,仍清秀可人的梨瑞英,目光的對視中流露出不可告人的秘密。“梨同學好”康海以同學的各義緊緊握住了她的手“近來,你可好?久違了!好久不見”禮貌性打著招呼“好好”二十年的再次握手,雙方心中都蕩起了記憶中的漣琦,他們心知肚明。錦娥的介紹中臉上略帶憂傷,可見其生活的不幸“錦娥,你好”康海也打著招呼。多年未見的同學互道家常,二十年的未曾謀麵,結局的發展誰也始料不及,情感糾葛之深的康海、瑞英、錦娥以後的歲月隻能以同學身份拉近,別的同學一無所知,隻是瑞英的介紹中,她的大姑娘在康宏宇之後的一年也上了南京醫學院。康海驚呆了……

再說說上了南京醫科大學的康宏宇,品學兼優的他被提拔為班長,他專攻的醫學方向是西醫內分泌科,他們班中二十一個同學,其中六個女同學,分別來自全國各地,有青海,有重慶……唯獨沒有一位山西的女同學。宏宇班中的僥僥者,每天在教授的輔導中學習,每天在實驗室中成長。大學時代現在是允許交男女朋友的,唯獨宏宇沒看好的心儀女同學,連著兩個假期,父母的追問,自己還沒有女朋友成為父母的一塊心病!

暑假歸去的大二後半學期,一次偶爾的機會,中午大學諾大的餐廳,整整齊齊的餐桌排列有序,足足能容千二八百人同時就餐。正麵一排的餐食店前排著許多男男女女、各個係等待打飯的同學,餐桌已三三兩兩已有幾百人在就餐。大學的食堂分類是相當精細,有陝西蓧麵有川味麵食,有山西麵食……風味各異,想吃啥隨便自主,自己舀。事來碰巧,機遇、緣分讓康宏宇和梁詩韻遇到了一起。那次本來宏宇就遲了點,打飯時,山西口味的燒菜已剩不多,隻有一勺多,後邊排隊的一位戴眼鏡溫文爾雅,漂亮的一頭烏發的姑娘瞪著眼晴急了“沒有了?”焦急地探頭看著餐盆。“姑娘,你先舀把,我重買樣菜”宏宇的謙讓,讓她倆坐在了一張餐桌,原來是來自老鄉雄縣的低一屆同學梁詩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