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已過,轉眼便到了端午。

這兩個多月的時間,汴京城中,日子仿佛仍像往年那樣平靜,可這平靜中,卻又好像發生了哪些不太尋常的變化。

從城東到城西,城南到城北,大街小巷中沿街乞討的乞丐們一個個扔掉了破碗,手裏拿著厚厚一遝的白紙走街串巷,遇見路人便會笑嘻嘻的塞來一張,陪笑著解釋一番,然後再去尋找下一個。

百姓們好奇的看著這張紙,碰到相識的人便偶爾笑著談起上麵的新鮮的詞彙,比如“慈善義演”“宣傳單”之類的,都是從未聽聞的新奇玩意。

酒肆茶館中,說書人一拍醒神木,給客人們講的故事從江湖奇聞,變成了某位青樓狐妖清倌人和高中狀元的窮書生的風月秩事,客人們聽的興起,拍案稱絕。

而在這些看客之中,總會有三兩個帶頭鼓掌的,他們送走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然後在某個時間,走進棲鳳樓的後門,和一個俊俏書生悄悄攀談些什麼。

有一道俏麗的人影,她衣著樸素,領著一群鶯鶯燕燕的窯姐,時不時出現在城郊流民們聚集的地方,施衣布粥。一行人常常會好巧不巧的被路過的官人“遇見”。

入夜後的高門大院中,某個房間傳出陣陣笑聲,是老夫妻間夜裏的枕邊閑語,討論著棲鳳樓有個名叫師師的清倌人,堪稱表率。為朝廷官服安撫了難民刁民,據說還要免費給達官顯貴搞什麼慈善義演…

……

這樣的事情,幾乎每一天都在上演。不知不覺中,汴梁從上到下幾乎沒有人沒聽過“李師師”的大名,上到開封府尹,下到潑皮混混,都知曉了棲鳳樓有這麼一個小花魁,她美若天仙,心地善良,又樂善好施。

甚至有一道書信,送到了汴京皇城之中,直接放在了禦書房的檀木紅桌上。

……

……

而所有這些輿論的製造者,慈善義演幕後的大導演,徐川徐大公子,此時正跟沒事人一樣和棲鳳樓的老鴇劉姐在街上閑逛。身後跟著幾個小廝,抬著一副巨大的畫卷。

徐川剛剛完成了計劃的最後一部分,終於鬆了一口氣。

“【宿主】:徐川”

“【常規綜合評定】:87”

“【身體狀況】:42”

“【精神狀況】:45”

“……”

“係統任務1:獲得三千貫銅錢(2/3000)”

“係統任務2:中斷花石(綱)運送(未完成)”

“已觸發隨機任務:誅殺六賊(未完成)”

“……”

“你這人,比我這做青樓生意的鴇母還能折騰。”劉姐走在徐川旁邊,白了他一眼。不過想到這段日子陪徐公子一起做過的這些事,繞是她在市井中廝混三十餘年,現在回想起來,仍覺得不可思議。

天馬行空一般的想法,又敢想敢做,事事打理的井井有條,劉姐簡直不敢相信徐川僅僅是個落榜的窮書生。

他叫這事為“一攬子計劃”,隻是名字就讓人浮想聯翩。

徐川笑了笑沒有說話。

其實劉姐不知道的是,他的這些計劃曾在電腦上推演了無數遍,如何開始,做哪些工作,用到什麼樣的人,他早就爛熟於心了。

例如乞丐是這個時代最有市井氣的一群人,他們不僅手腳勤快,能說會道,更是一群最廉價的勞工,隻需一點點銀子,就能很好的完成前期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