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生死離別話情緣 第七章 冤案爆發(3)(1 / 2)

【6】

我沒言語一個字,轉身朝大殿走去。

茶桌上,沏著石廩茶,眼淚卻掉進了茶碗裏。

不多久,我端著一杯茶走到他的跟前,說,“我們的茶。”

李煜從茶盤上端起屬於他的茶,一兩片茶葉飄在水麵上,冒著騰騰熱氣,聞了聞其中的芳香,說,“比以前更有味道了,以後保重自己,一生中有了你們,死而無憾。也謝謝你們給我的愛!”說完,一飲而盡。

我覺得李煜與平日不同,是他覺得自己的終點要到了嗎,不然怎麼會說這樣的話,一種不安又湧上心頭。多少次的不安,多少次的結果證實,這一次是不是也會一如往常?我哭了。

喝完茶,李煜被帶走了,可剛剛走出門口,就看到他倒了下去……

不知道什麼時候衡哥哥與媚兒也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卻無暇顧及。李煜的倒下引起很大的轟動,可我卻什麼都聽不到,當衝到他的身邊時,看著他口中吐出的鮮血,明白了剛剛所有的話和行為,可是,可是他為什麼要選擇這樣離去……

李煜走了,以這種方式離開了愛他的我們。既納蘭之後的又一次死亡,一次次的創傷,一次次的哭泣。沒有想到他會這麼快的離開,絲毫沒有給我任何解救他的機會,他做的這樣決絕,這樣幹脆。

茶中無毒,衡哥哥告訴我們,他隨時關注著長安的動態,不得已的時候會選擇犧牲自己來保全大家,而今天就是這麼不得已的一天。他早早就準備好毒藥,借著茶水,選擇了這種死法,至少比監獄受苦受難的強,也省得麻煩別人。

朝中查李煜的事不得已不了了之,李煜用他的死給我們換來暫時的和平,隻是,這個代價太大了。

起初的兩天過於難過的不可原諒自己,如果我沒有給他沏茶,他是不是就不會死?可是,到頭來終究還是個死,被折磨致死倒還不如幹淨的死去的好。所以,從悲痛中走了出來,因為這將是李煜的最好結局。

我們商量把李煜埋在納蘭的身邊,他們就不會孤單寂寞,我和李恪本想著也要去送別,可朝中又有聖旨“皇親國戚不得私自離京”,不得已,這項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了了衡哥哥和媚兒。

這一天,下雪了,飄飄飛雪渲染著白色的世界,我們目送著他們的離去,目送著靈柩的遠去,目送著他們消失在視線裏,目送著,目送著……

“恪哥,怎麼查出是從嘉哥的?”

“順藤摸瓜,他們一定是查到了最初唱歌的人,也應該不隻媚兒一人。唉,每個人的結局似乎都不是我們說的算的,老天自有定數吧,看來這一劫難,不是那麼容易過去了。”

怨天尤人嗎?已經沒有意義了,活著的人還能夠獨活嗎?我也不知道。擺在我們麵前的道路,充滿了荊棘,充滿了危險,而心底那個秘密像是在剝竹簡,在一層層的顯現出來,雖然曾經有過準備,可是,現在如果真的發生那件事,我還是無法接受。

【7】

除夕這天,衡哥哥和媚兒,還有阿雲來到府裏,大家都變得滄桑了好多,人越來越少,需要借彼此給予溫暖。

特別是衡哥哥,他來到唐朝遭遇到了這麼一連串的大事記,已經讓他變得和當初不同,我想此刻的他能夠開始懂我的心境,懂我經曆過的一切往事。

死亡麵前人能夠成長,那種血腥,那種大義,與那種無奈。

除夕之夜,李恪和衡哥哥在屋裏麵借酒澆愁,我和媚兒在外麵放孔明燈,期許新一年的願望,別無他求,隻希望順利平安。我終於做到了李恪希望的在府裏待著哪裏都不去,可是時間也已然不對。新年,想必整座長安城的百姓人家都快樂的過著新年吧!而那些被牽連進來的王公貴族卻心驚膽戰著,我們也越顯淒涼。

次日,永徽四年的大年初一,媚兒要回去看納蘭和李煜,也要陪他們過年,衡哥哥擔起了陪同的重任。一天過後,又恢複如常,而我和李恪隻能在不安的縫隙裏找尋屬於我們的幸福與安慰。

花園裏堆起了雪人,我們打雪仗,在湖麵上溜冰;彈琴寫字跳舞……玩起來的時候真的會忘記憂傷,來麻木自己。然而一到夜晚,一切不安分又都會蹦到眼前,昏暗的燈光下總覺得有人影在。

【8】

大年初七,從夢中驚醒,我做惡夢了:整座房子了裏空無一人,隻留我一個,想逃出去卻找不到路口,到處是鮮血和死人,表情可怕,有的還睜著眼睛,不知哪裏來的霧氣,陰森恐怖。

醒來的我,渾身已濕透了,這是一種預示嗎,為什麼要做這樣一個夢?從床上爬起,在屋子的角落裏蜷縮的躲了起來,我怕出去後真的隻有我一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