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也是。”雅魚姐姐答應我了,終於可以讓那一天晚些到來。
我告訴雅魚我要去一趟長安,去找一個人,不過不知道可不可以找得到。我對未來迷茫,真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在古代規矩森嚴是不可以胡鬧的,死在這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可不想。
雅魚信心滿滿的對我說:“就像我要回家一樣,你也一定會實現你的願望。”
“謝謝你,雅魚姐姐。對了,我們回去包餃子吃吧。”
“餃子,餃子是什麼?”
“哦,我忘了,你們那裏沒有。就是把和好的陷放在擀好的圓形麵皮上,再給抱起來放到鍋裏煮,我來給你做。”
“好,我跟你學。”
我們笑了,發覺剛剛敘述的故事仿佛帶我們遊曆了一般,沉重而傷懷。現在,似乎是逃脫出來,如釋重負。
曆史就是曆史,不管史書上的記載是否真實,它都已然是過去了。今天重提舊事,找尋真實,也似乎是找到了那個核心,不再有遺憾。
雅魚的心也竟如此簡單。此簡單非彼簡單,所說的簡單是她關心的永遠是她那個時代的事。她有機會知道我,如果她問起,我也會說,隻是,她沒有。陌生的世界對她來講,永遠都是陌生的,唯有人間真情才是她所留戀的。
想起在家裏的時候,每次媽媽包餃子,我會幫忙擀皮,雖然不是很喜歡吃,但還是覺得一起湊熱鬧蠻好玩的。來到了唐朝,沒有了那些美味,甚至餃子也從要頭至尾親力親為了。
來到西邊的廚房,左右吩咐誰幹什麼怎麼幹,蘭兒和麵,青兒剁肉餡,我來拌陷。然後所有東西都備好之後,在我領導下開始一步一步的教她們包餃子。
首先,我拿出一塊麵,學媽媽的樣子把它搓成一個粗度適中的條狀,然後用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我在拿擀麵杖擀皮。再把皮放入手掌裏,把餡兒放在皮上,小心的捏起來。雅魚、青兒、蘭兒認真的看著,學著。
“這很像我們這兒的湯中牢丸。”蘭兒說道。
“是嗎?我們那叫餃子。”我說,“你們來包,把封口捏緊就行,我來負責擀皮。”
“哎呀,看你包的餡兒都出來了。”青兒笑著蘭兒。
“我包的像隻兔子吧,都有耳朵了。”雅魚也說笑著。
“我包個小包子吧!”蘭兒說。
……
依稀還記得高中班主任曾說過,中國的餡兒餅餡兒在裏麵,外國人不會,就把餡兒放在皮的上麵,就成了匹薩,問我們是文化的哪種遷移。當時真的很逗,現在想想,一切都過眼雲煙,仿佛隻剩下了回憶。
她們包的有的餡粘在了餃子皮上,有的東倒西歪,有的奇形怪狀很難看,不過我們很開心,重要的也是快樂,我們說說笑笑,不一會兒就包出來很多。
我去燒水,等水開了,下餃子,餃子翻騰,鍋裏的水也在破開的餃子皮中變得渾濁了很多。熟了,盛在盤子裏,準備幾個碗,還有醋,就像我們現代吃法一樣,四個人圍在桌邊吃著。我覺得有點回到了現代,她們從沒有這麼吃過,還有這種吃法,覺得很新鮮。
我知道,這頓餃子吃的不容易,而且以後會不會再吃也是沒譜的事了。上車餃子下車麵,似乎在為我送行,也似乎預示著雅魚姐姐的離去。我本應該哪都不去,用最後的時光守候著她,可是我不願意親眼見著她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我無能為力,我知道自己在找理由,真的很不應該,其實是自己的害怕所致吧!原諒我,雅魚姐姐,我很快就會回來,希望我不在的這段時光可以留給你自己,讓你再過幾天這種清靜並且沒有我們打擾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