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突厥兵困龍鳳陣,不能出,相帥截棄逃之。
突厥王下輦車,直來墨天囚車之前。
墨天盤坐囚車之內,不能坐視,突厥兵將戰死,百姓遭蹂躪。使棉絨堵雙耳,不聞外聲;使黑布纏眼數層,不見外物。
猶如木樁坐立也。
突厥王取耳中棉絨,解去目纏黑布。
墨天觀突厥王一眼,複閉眼不語。
突厥王歎曰:“吾不納賢弟忠言,近身奸臣狐公,聽信獻媚之語。受薑偃、蓋天齊、金天標三賊之蠱惑。斷送五十萬兵將,祖輩數代積蓄,皆無有也。墨拓突厥之罪人也。”
墨天睜眼觀墨拓曰:“王兄。”
墨拓複曰:“突厥眾將士,百姓聽之,吾王位傳於親王墨天,此刻其墨天便是,突厥之主也,不可違之。”
遂取王印虎符贈墨天,命左右開囚車,解手腳之鐐銬。
墨拓雙眼落淚,謂墨天曰:“罪兄無顏存於,塵世矣,此殘局留於賢弟,賢弟保重。”
言畢,抽出腰配寶劍,自刎而死,墨天方去鐐銬,阻之未及矣。
近來觀之,墨拓已斷氣也。
墨天落淚,傳令曰:“兵將聽令,棄刃降之。”
楓葉落盡滿庭荒,夜燈輕紗畫閣深。
朱簾斜影拂翩翩,江岸煙火二三家。
突厥降之,正陽傳令收兵,唐兵如海水聚來。
秦極收兵而歸,見一人無內聚而外遁,疑而擒之,此乃突厥丞相,狐公是也。
狐公心恐墨天降罪,換穿唐軍之服,徒步奔走,不料方離眾兵,已被秦極見之。
秦極帶至身前問曰:“何故違軍令,外逃也!”
狐公懼,眼珠倒轉,不能正視,答曰:“欲追突厥逃兵也。”
秦極見之,非中原之人,使降卒視之,降卒識得,恨其所為,告曰:“此賊便是我國丞相,狐公是也。”
秦極笑曰:“因果之數,說來奇妙也。”
遂帶孤公回軍。
正陽察點兵將,唐兵傷亡五萬人,趙鵬傷蓋天齊之手,損十幾員小將。
突厥兵傷亡多半,二十萬士卒,僅剩六萬餘人,大將盡絕。
正陽見血積成湖,橫屍遍野,跪地泣曰:“天地慈悲而育有萬物,吾今葬送十萬生靈,其不悲哉!”
正陽落淚不起,徐美祖勸曰:“此皆有定數,世間輪回,盛衰之理也。元帥可鳳凰台,設祭壇,祭慰亡靈英魂,使冤魂得入輪回,野鬼從獲新生也。”
正陽曰:“然之,軍師備之。”
徐美祖曰:“唯唯。”
正陽方釋懷,止淚起身,親率兵將,厚葬屍體,傷者醫之。
塞雁高飛秋日暮,黃沙埋骨落桃花。
寒潭漂盧胭脂草,管弦悲歌夜遊魂。
墨天至帥帳見正陽,正陽出帳迎之。
墨天上前欲跪拜,正陽忙扶起,曰:“大王不可輕,社稷之身也,正陽豈敢受之,大王不必拘禮。”
墨天曰:“敗兵之將,降軍之主,焉敢造次也。”
正陽曰:“將軍乃忠義英雄,突厥百姓之愛,心中之王也,況且大王有功於兩國也,大王莫介懷矣。”
墨天複曰:“突厥有今日之禍,有丞相狐公一半之過也。元帥可知去處乎?”
正陽謂左右曰:“帶狐公來。”
侍官壓狐公至。
墨天見之,雙眼顯血絲,怒火心中生,複轉首,謂正陽曰:“元帥此賊,可賞小王乎?”
正陽曰:“此乃突厥內事,君臣之怨,大王自行處置,吾兵將無異議也。”
遂墨天親手斬狐公,跪拜祭亡靈,落淚曰:“吾突厥男兒可安息矣。”
遂正陽牽墨天之手入帥帳,請墨天、殷天祿左右上坐,設宴犒賞三軍。
詩曰:
因果終償落天羅,惡貫滿盈墜地網。
雲雁長空北歸意,春風迎雨花爛漫。
明月笙歌醉楚客,朱顏玉容舞羅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