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王村
南山境,有山日招搖山。山勢險峻,因有主峰招搖峰直插雲上而聞名遠近。這招搖峰臨於西海之上,垂簾沃野,庇蔭山下百姓。
然而往山上走,山勢漸陡,此山名日招搖不是沒有道理的,越往上越陡,好似一把刀鋒插入層層雲霧之中。
半山腰座落著招搖門,這是一個有數百年曆史的門派。如果你從半山腰再上招搖峰。那麼必須經過招搖門的同意,傳言招搖門的大能就住在招搖峰上。
後山有一村,叫王村。村民基本都是招搖門的佃戶。招搖門對待這些佃戶不錯,風調雨順時隻抽三成,遇上災禍卻多有救濟。如果遇上門派征戰,則偶有征集糧草情形。
此時正當傍晚,王村東頭,老王正用鞋底磕著手中的煙杆,望了望剛剛掛起的半彎月亮,月亮周圍有一圈異常顯眼的紅圈,好似那生死簿上閻王爺給月亮判了死刑一般。
“真是奇了,活了大半輩子了,今年這月亮周圍咋就有一圈紅色呢。”
老王名叫王伯安,家中排行老大。旁邊一同陪著抽煙鍋子的是二弟王仲安。王仲安小大哥六歲,年剛三十,精壯持重。“天象不詳啊,幸好去年莊稼多包了幾畝,今年收成看著不錯,來年說不上啥光景,多準備點兒。”仲安的話讓老王心下略安,又點著煙鍋子慢慢吞吐起來。
王家本有三兄弟,老三王叔安最是青壯,多年前離家,至今杳無音信。伯安,仲安兩兄弟家中各有一房妻室,老大王伯安此時膝下有兩個女兒。妻子王氏安頓女兒們睡下之後。自己又倚著月色挑亮了油燈為白日裏淘氣的大姐兒縫補。
屋外,兩兄弟依舊聊著些有關天現異象的傳聞。大概是一年前,天上月亮周圍時隱時現的出現一圈紅。傳言天象有異變,主災禍。這引起了南山境內所有人的關注。隻不過這茫茫蒼天對於王家兩兄弟來說,他們仿佛太渺小了,渺小的如同南山大陸的一粒微塵。
天越發黑了,王伯安手中的煙杆子漸漸隻能看見燒的一紅一暗的煙鍋頭,照的伯安臉上忽明忽暗。此時村口卻吵嚷了起來,不斷有燈火重新點燃,村口的狗也吠了起來。二人一開始以為又是哪家夫妻打仗,目光正齊刷刷的看了過去。不一會兒,村口的小球兒顛跑過來叫嚷道“王大叔,王二叔,村口來了好多逃荒來的!村長讓都過去啦!”
兩兄弟聽聞此話,都感新奇。老二仲安磕滅了煙鍋,拔腿走了過去。老大伯安,見多沉穩,隻把衣襟整了整,衝屋裏王氏交代了兩句也跟著去了。
王村村口,一行大概老少二三十口人,衣衫襤褸拖家帶口。為首一個花白老翁,半伏著身子,懇求著王村村長道“王老…王老…求求你們收留下我們吧。我們是長右山東澤人那,逃荒來此,走了數日,終於來到貴寶地。”
王村長“老人家,我們這王村攏共不過二三十戶,皆是招搖門下佃戶。未經招搖門允許,決不敢收留你們。而且,眼下天顯異象,誰也不保證明天有沒有餘糧啊!”
一行東澤人聽罷,都拖著疲憊的聲音苦苦哀求起來。王村多年不見有逃荒人來此,同村人皆多生惻隱之心。王村長見天色已晚,再這麼掰扯下去,大家誰都休息不好。於是對王仲安說,“仲安,要不拿你那塊草料廠先安置他們一天,明個一早讓他們出王村,上招搖門等著門派發落?”
這一下眾人目光皆投向王仲安,王仲安此時心下一慌又把目光投向大哥王伯安。
王伯安略一點頭,“就聽村長的吧,誰家有多餘的幹糧就都拿來。仲安,我跟你一起安置了他們。”
“好嘞!”聽罷此言,眾人都覺如此處置甚是妥當。
“那就這,東澤的鄉親們!你們暫且在我們王村草料場安置一下。明天一早!我們也不敢留你們,你們出了王村往招搖門走吧。招搖門都是大善人那!還能不收留你們嗎?你們放心去投奔吧!”
於是村長打發自己兒子到各家收集剩飯剩菜,送往草料場。伯安,仲安兩兄弟帶著東澤一幹人等往草料場走去。一路上伯安跟在人群後麵,繼續抽著煙袋鍋,看著一群人,破衣爛衫著實有些可憐。。
到了草料場,伯安用手裏的火種,順便點起了火堆。有眼色的東澤人立馬過來圍護起了火堆。
這一幹東澤人算是安頓了下來。伯安,仲安二人,各自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