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1 / 1)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我們的祖先劉禹錫老先生可謂慧眼明心,給了我們這麼精辟的論斷,山再高,無仙不峰,水再深,無龍不興,這麼說來,山水本無事,隻因有了仙有了龍才多事。

自古以來,名川大嶽,玉樓瓊閣,均少不了其中的神秘色彩。仙人涉足,聖人登峰,皇帝幸臨,王侯獵狩,民間異談,武林紛爭,鬼怪出世,妖獸出籠,或真或偽,亦邪亦正。山東泰山因天縱之聖孔子涉足而尊貴,河南嵩山因少林武功卓絕而揚名。

龍族一脈,源遠流長,疆域廣闊,隨者眾多,其囊括之地如同一隻赤冠紅羽的雄雞,傲立在旭陽升起的地方,引頸高歌,就在這高歌處,有一處青丘之地。

自古英雄之者,首推秦王李世民,李世民為真龍,天生帝王之相,九五之尊,他臂若靈猿,身過長龍,麵如赤霞,足踏蒼鷹。他驅突厥,定虎牢,平黑達,滅隴東,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他武能開國,文可安邦,實為聖君。

唐朝建國初期,秦王李世民奉父皇李淵之命,執一柄鎮魔降妖的聖靈劍,攜百員戰將,率數萬大軍,赴青丘之地征討夷族高句麗。

征討大軍旌旗獵獵,馬嘶軒轅,夜間安營青丘之地的一處山中。

淩晨拔寨之時,秦王貪戀山中美景,但不能因貪戀而誤了正事,遂賜名兵禦。

兵禦以兵而禦,兵為紛爭之器,禦為以兵相持,難免有些瑟瑟,平添幾分殺氣,大概秦王軍情緊急,走得匆忙,隻是一時興起之想,才有此不匹配之賜名。

後來,有人甚覺實在不妥,就逆了聖君,易名冰峪,冰峪,兵禦,雖為同音,內涵卻大為不同,冰峪,冰潔無紛爭之穀,不枉此景。

然而,世間之事,總是蹊蹺,出於無極,欲安於有極,卻歸於了太極。

千年之後的清朝中期,隻因秦王李世民千年前的一次安營,隻因秦王李世民的一個賜名,又隻因秦王李世民的一個非常舉動,青丘之地的冰峪就回歸了兵禦之境。

農曆三月十五是福蔭天下的財神爺趙公明生日,得罪了財神爺就等於斷了自家財路,所以財神爺生日就顯得十分鄭重,有些地區還舉行特別的慶祝儀式,把財神爺請出來,端端正正坐在上頭,畢恭畢敬地上香拜祭。

冰峪腳下,是一片偌大的開闊地,大大小小的村莊星羅棋布,其間之景,華日融融,梅香淡淡,瘦雪匆匆,耕牛滿地,碧柳飛鴻,為背靠的冰峪增添了幾分色彩。

大大小小的村莊中,有個村子叫胡家溝,胡家溝隻有五十幾戶人家,一百多號人,以打獵和種地為生。

胡家溝的保長叫胡不知,胡不知這名字聽起來挺別扭,其實人一點都不別扭,因為他小時候在外地讀過兩年書,在文化還貧瘠的鄉下屬於半吊子文化人,為人又不賴,全體村民就推舉他做了這五十多戶人家的保長。別看保長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也算是一介父母官,全村大大小小的吃喝拉撒睡都是他的職權範圍,他也深得全體村民的認可。

胡不知人不別扭,隻是有點怪,身為百人之上的堂堂保長,說話做事總是小心翼翼,用他自己的話說,不能說的話不能胡說,不能做的事兒不能亂做,別總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結論都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