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那場曠日持久的末日戰爭,摧毀了舊世界。末日餘輝下18座方舟城,承載著人類複興的火種,在肆虐的大地上佇立了300年。像冬天的種子,埋在土裏,靜靜的等待春天來臨,再度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息烽山,意如其名,烽火熄滅之地。曾今代表戰爭的終結,現在代表希望的開端。300年來這座方舟城,為無數人提供庇護。與其他方舟城不同的是,這是由曾經的交戰雙方建立的。高階的外來文明,所擁有的的更高級的技術,使得他在300年黑暗世紀裏,依然屹立不倒,0紀元271年,末日迷霧開始消散之日起,不到30年,這裏已經開始了重新邁向繁榮。當第一隻探索隊,走出方舟城,並活著回來之後。新時代的鍾聲正式敲響。
息烽山前湖後山,8峰12島,最初的方舟城,就在大山之內。位於連段山脈最南端,
主峰天明燈,息烽山的地標,燈塔所在,也是這裏屹立不倒的關鍵。
藍湖鎮,息烽山門戶。息烽山市的第一個外據點。現在是整個聯合體的貿易中心,經濟中西。’
“好了,你不用講了。我自己看吧,謝謝你。”一個少年麵帶惆悵的說到。這個少年叫秦放,新一批從方舟搖籃蘇醒的“易世者”。
什麼叫易世者簡單來講,就是末日之時,300年前,戰爭中的幸存者,方舟城的規模無法支持所有人生存,所以有部分人就被凍起來了。像種子休眠一樣,等待適合的時間在被喚醒。因為再度醒來,早已物是人非,換了一個世界,所以就叫易世者。
試想一覺睡了300年,醒來之後,身邊的一切都不在了,心情怎樣。意識清醒之後,從負責照看他的醫生口中大致,知曉了情況開始,秦放就木然的沉默了許久。長時間的凍眠狀態會讓人大腦的記憶信息有缺損——失憶,遺憾的是秦放沒有。醫生建議他換一個名字,他拒絕了。護士帶他到了療養病房,他還將在這裏接受一係列的檢查和複健治療,在這期間,也順便能進一步了解多一些,現在這個世界。
秦放說完,護士理解的看了看他,轉身離開。
離開之前,告訴他,他將在這裏再呆一周左右,之後會有相關機構人員安排他的去向。
護士離開後,秦放從那種不可名狀的情緒中,稍微緩過一點神來。開始在大腦中搜索,“生前,和當下的各種雜亂的信息”。他迫切想理出一個清晰的線索,來說服自己接受這一切。這個複雜且撕裂的邏輯重建的過程中,秦放回憶起許多事。回憶裏,秦放和父親的關係,並不好,父母離異家庭撕裂,他和妹妹分別跟著父親和母親生活。父親從事研究工作,為政府服務。和父親相處——工作忙,溝通少,自己常年一個人。習慣在自己的世界裏獨自張望,他並沒有什麼社交與和探索欲望,他是一個很克製自己的人。
父母分開的很早,父親不允許母親和他聯係,但由於工作繁忙,也沒有時間精力,大力阻攔。直至戰火摧毀了母親和妹妹所在的城市。聯係也就斷掉了。那時候傷心欲絕的他,一度想要去廢城瓦礫中尋找他們,找不到死在那,也算得償所願吧。但是那時他所在的城市已經被封鎖,很快他們所在的城市,也淪陷了。燃燒,混亂,哭喊,哀嚎,這是父親送他離開,登機前的場景。父親沒有跟他一起走,告訴他讓他先走,他們會帶他到安全的地方,父親會來接他。這是關於父親的最後記憶,也是他蘇醒後關於“生前”的最後記憶。
醒來後,醫護人員告訴他已經是300年之後。錯亂的時空感,讓他的疑惑與茫然,如飄在深空的塵埃,黑暗空洞且沒有邊際。
“睡了300年不好麼,不用經曆那麼多暗無天日的年代。就當前生是場夢,從新開始人生不也蠻好的麼。”檢查的醫生,一邊幫秦放做著各做檢測,一邊幫他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