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是全國範圍內一個十分著名的旅遊型城市,如果說新加坡是在馬來西亞地區之內是最美麗的一個花園城市,那麼江城就是全中國排名前列的旅遊城市。
這個城市一麵環海,植被茂盛,建築也都是偏向江南小鎮的風格,但是最近一段時間,由於外地的投資者看中了這片地方,紛紛在此落地生根,導致現在江城的建築風格,有一種中西合璧的美感。
雖然環境比較好,但是由於長時間以來,江城都處於一種不顯山不漏水的境地,在全國城市當中,並沒有一二線城市那種昂揚的張力,反而多了三四線城市的那種小巧卻溫情的感覺。
江城市中心有一個CBD區域,平常很多富人也願意聚居在這個地方,所以在平常老百姓的口中,這裏就是成了江城的富人區。
這個富人區裏麵有一個地標性的建築,說是地標,倒不是因為它有多麼獨特,隻是因為在江城還沒有變成如今的一個旅遊型城市的時候,這個建築就已經存在了,那個時候這個建築絕對算得上是江城最惹眼的一個建築,現在隨著全國各地都在進行轟轟烈烈的經濟發展,尤其是最近幾十年時間,規模和外觀比這個建築優越的數不勝數,但人們提起地標,第一個想到的卻還是它。
這是一個小院,院子不大卻幹淨利落,院子當中栽種著一些看起來十分舒服的綠植,由於栽種的時間長了,或許原先的主人在栽種的時候沒有預料到這些植物能夠存活這麼長時間,導致這些植物之間的距離變得十分緊湊,但好在院子當中的人還是一些十分負責人的人,沒有任由這些綠植無限期的瘋漲,而是在植物長大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在移植,所以現在植物與植物之間沒有落葉,有的隻是人們在移植植物的時候,翻鬆的土壤。
院子不大,但是這個院子的院門卻十分氣派,雖然時間長了,但是這個院子始終不願意失了自己作為地標的尊嚴,在曆史的不斷變遷中,始終在拓寬院門,導致現在小院的院門是一個十米左右的伸縮門,人們在這個院子當中來去的時候,尤其是上下班的峰值的時候,伸縮門緩緩打開,雖說院子不是很氣派,但是在其中上班的人還是滿臉神奇的神色,這就是門麵的作用,好的門麵就像人有一張好的臉,雖然精氣神可能都不好,但是長得帥的,通常讓人看著會更順眼一點。
門後走過十步左右穿過院子,就是一排高高的寫字樓,這個寫字樓不像是當下江城最吃香的獨棟寫字樓,而是氣勢嚴整的寫字樓,因為建築的年代久遠,這些寫字樓失去了現代建築的靈氣,多了些森嚴的氣象,遠遠看去像是鋼鐵巨獸,這個寫字排樓又七層的樣子,不高但是在院子中的綠植掩映下,倒是少了諸多森冷,多了一絲居家分溫暖,排樓就像是個大狗,而綠植像是一個巨大的手掌在撫摸著狗頭,這個小院仿佛脫離了曆史遺世獨立,就這麼看著院外的世界不斷斑駁,不斷重生……
長長的伸縮門口是一個小型的廣場,廣場不大,是周圍大爺大媽最喜歡跳廣場舞的地方,三百多平方米,在這個地方跳起廣場舞來,既沒有空間太大導致的不安全感,又不會太小導致大爺大媽們施展不開自己躁動的舞姿,可以說是專門為大爺大媽打造的一個天堂聚集點。甚至很多大爺大媽為此都不願意去政府專門為他們開辟的老年公園中閑逛了。
渾然不知在十年甚至更早以前,這個空間隻有當時最時尚的年輕人才敢踏足,那個時候紅男綠女燈紅酒綠……
時至今日,雖說今非昔比,但在大爺大媽眼中,能夠在院子中進進出出的人,還是比之常人要高看一眼,雖然看起來這些人光鮮亮麗,或穿著職業套裝的,還是穿著休閑服的人,都跟普通人差別不到那裏去,可是總有一絲說不出來的感覺,讓人將院中人跟平常人瞬間區分開來,這種感覺詳細說的話,說不清楚,但是就是一種神秘的感覺,用一個經常來院門口下象棋的大爺的話來說,這裏麵走動的人【不像凡人】。
可是現在都是什麼時代了,所謂不是凡人也隻是一種形容詞,難道這些人不是凡人,還能真的是神仙不成?
但是幾個好事之徒繼續追問老大爺這些人怎麼個【不是凡人】法,老大爺隻是眯著眼睛,搖頭晃腦,故作神秘的不加解釋,隻是輕聲吟唱著,像是在唱著一個不知名的歌謠:不是凡人,不是凡人啊……
偶爾來這個院子中的會有一些是經常上電視的成功人士,按說這些人物都是平常人難得一見的人物,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些人此時卻都爭相出現在這個地方,似乎這裏有著什麼他們十分向往或者說敬畏之類的東西。
除了大爺大幕,附近的市民們工作一天之後也總是喜歡來到這個廣場上散步談心,廣場中間有一個音樂噴泉,晚上的時候霓虹燈起,噴泉變化著各種顏色讓人賞心悅目,寫字樓頂上四個大字隨著噴泉的顏色不斷變換著色彩,四個大字看起來十分特立獨行,不知道起這個名字的時候,這人抱著一個什麼樣呢的心態,這四個大字簡潔有力,叫做【教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