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漓江槐蔭少年郎(1 / 2)

漓江城位於大旗王朝的最北部,是與北幽州接壤的一個小城,由於距離國都較遠且山脈靈氣稀薄,就連整日嚷嚷的要改進民風的禮部也從未對其有所動作,卻因名為李瀟遠的青衫劍客在飛升前的臨別贈禮,使得這片毫無生機的邊陲小鎮山生奇珍水蘊蛟龍,就連道路旁邊常年蔫了吧唧的枯草,也有了幾分江南水鄉所獨有的嫵媚與妖嬈,讓漓江城這個普通的名字也添加了幾分神韻。近年來陸陸續續前來尋求機緣的外鄉來客,讓這個小城增加了些許新鮮血液,常年清冷的街道也開始用上了“車水馬龍,摩肩接踵”等一係列繁華都城才用得上的詞彙,大齊朝廷也開始增派官員對城鎮進行管理,至此漓江城才逐漸進入大齊朝廷的視野。

“饅頭山”位於漓江城西邊,如今已改名為齊雲峰,在山腳下的守山亭裏穿著灰色粗衫的精壯漢子坐在竹製藤椅上前後搖晃,身下的椅子發出吱吱的響聲,穿著藍色道袍的俊美男子,他在閣樓的欄杆上望著樹梢上被霜打的嫩芽緊了緊衣襟咕噥道:“今年的倒春寒來得晚了些”,粗衫漢子斜眯著眼睛說的:你這練氣士的身子骨是不咋地,就你那護短兒的師傅也放心讓你獨自在這砥礪道心,也是怪哉。藍袍道士穿著青色圓口鞋的雙腳微微剁了剁把目光移向遠處的漓江城沒有說話,粗衫漢子挪了挪身子換了個舒服的姿勢伸了個懶腰輕聲呢喃道:護國寺的監察使也快到了吧。就在此時,一道劍氣長虹直衝山頂,粗衫漢子雙掌猛拍藤椅躍向山頂,藤椅瞬間化為齏粉,遠處傳來粗衫漢子的聲音“何人敢在齊雲峰禦劍飛行?”。

漓江城方向正對著山腳的街道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飛仙街”,東西走向的寬大街道很是繁華,一個名叫劉慶春的少年,頭戴鬥笠手中揮舞著一把一尺來長的桃木劍,少年劉慶春給它起了一個霸氣的名字“封魔劍”,順便自創了一套封魔劍法,少年看著手中的附魔劍,在初春的陽光下上下翻飛,劍柄劃過空氣發出吱吱的呼嘯聲,看的在酒鋪門口穿著花棉襖的小姑娘用略顯稚嫩的聲音連聲叫好“哥哥的封魔劍法好厲害”,隨手從兜裏拿出一個大白兔糖塊放在嘴巴裏嚼著,一條灰白色的狗狗趴在小姑娘身旁,抬起腦袋旺旺叫了兩聲,尾巴不停地在地上打著擺子,一旁穿著花棉襖的小姑娘用責怪的口吻對狗狗說道:“這是我的,你不能吃”,帶著鬥笠的少年動作不停,穿著深灰色棉布鞋的雙腳猛然發力,高高躍向空中,手中的封魔劍用力刺向酒鋪門口的老槐樹大喊道:“看我劍斬樹妖”,初春泛著綠光的槐樹芽在少年封魔劍的力道下微微發顫似乎在向旁邊坐著的花棉襖小女孩訴說他的苦悶。花棉襖小姑娘連連拍手完全不在意發顫的樹枝高興道:“哥哥是大劍仙嘍”少年落地後雙手在胸前向下虛按,有模有樣的做了個收工的工作,隨手把封魔劍掛在了腰間,緊接著隨手又摸了摸陣陣刺痛的胸口,這個從小就有的毛病,劉慶春已經有了很熟練的應對方式,這兩年按照爺爺的方法,時常擠按天池靈虛等穴位,再加上每天早上鍛煉一會兒,刺痛已經不是那麼頻繁了,就在少年收勢轉身的瞬間,少年,原先站立的地方空氣仿佛被抽空,又被重新填補,“別跟那棵老槐樹較勁了,收拾收拾鋪子,開門做生意了”一個花白胡須的老者手拿著旱煙杆斜坐在酒鋪門口的長椅上說道,煙袋杆上掛著個寸許長,形同肋骨的玉佩,老者伸了伸有些佝僂的腰身,把煙鍋在桌角上磕了磕,震的骨形玉佩一陣擺動,對著花棉襖小姑娘說道“丫頭,去後院把爺爺的煙草拎過來”,花棉襖小姑娘對著老人吐了吐舌頭,飛快的跨過門檻向後屋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