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節戰內賊,禦外寇(1)(1 / 3)

河西走廊的千裏荒原間,風起雲湧、飛沙走石,一場規模罕見的騎兵大戰即將全麵爆發。

“趙雲部約有一萬五千騎兵,馬超部約有一萬騎兵,陳到帶來了大約五千騎兵。”李進、閻行、張繡一起飛馬奔至太史慈、呂布身邊進行軍情彙總,“那支異族騎兵部隊也已經判明,確實是貴霜軍,大約兩萬人。”

太史慈急速地思索著:“這麼說的話,敵軍共有五萬騎兵,我軍隻有三萬,敵眾我寡啊。”

呂布問道:“敵軍裝備如何?”

張繡道:“趙雲部、馬超部在裝備上隻能算是馬馬虎虎,但陳到部上下盔甲整齊,屬於精銳,至於貴霜軍……”他稍微地頓了頓,道,“全是裝備整齊、披堅執銳的精銳,陣列嚴密。”

“這不意外。”太史慈道,“貴霜人把手伸到幾千裏外幹涉我漢地內戰,沒辦法派遣十萬八萬的大軍,隻能派遣二三萬的中等規模的部隊,漢地和貴霜的距離限製了他們的兵力數量,他們自然對兵員質量下足功夫,我可以肯定,那兩萬貴霜軍騎兵,都是貴霜國最精銳的部隊。”

呂布道:“趙雲、馬超的兩萬五千人隻能說是一般,陳到、貴霜人的兩萬五千人算得上精銳,我軍全是精銳,因此,雖然敵軍在數量上占優勢,但我軍在質量上可以彌補數量劣勢。”

太史慈搖頭:“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從未跟貴霜軍交手過,完全不了解他們的底細和戰法,但是,貴霜軍肯定早就通過漢西軍對我們有著很深的了解,敵暗我明啊!”

閻行道:“馬超部、陳到部已經跟趙雲部合兵一處了,集結於我軍東邊,貴霜人在我軍西邊,看樣子,他們是要對我們進行前後夾擊。趙雲、馬超、陳到這麼做也是防止我軍突圍。”

李進道:“雖然敵眾我寡,但敵軍肯定不敢小覷我們,我們有三萬精銳騎兵,他們就算可以吃掉我們,也會損失慘重,搞不好會跟我們同歸於盡,劉備此時的兵馬已經所剩不多了,既元氣大傷,那麼,珍惜剩下的每分元氣都是必須的,我想,他們是不願意取得一場慘勝的。他們不會選擇跟我們硬碰硬,他們會以防代攻,把我們耗死在這裏,或者逼迫我們主動發起不利於我們的進攻。我注意到,趙雲、馬超、陳到三部在合兵一處後立刻就地構建防禦工事,趙雲、陳到二部裏有很多馬車,運載著大批的鹿角拒馬和鐵蒺藜,他們的軍士正在挖掘壕溝、安置鹿角拒馬、撒放鐵蒺藜,這一點可以證明我的推測。”

太史慈點頭:“進先此話鞭辟入裏。”他問道,“漢西軍這邊是以防代攻,貴霜軍那邊呢?是擺出進攻態勢?還是擺出防禦態勢?”

張繡道:“他們擺出進攻態勢,沒有像漢西軍那樣打算以防代攻。”

太史慈陷入冷靜的沉思,過了幾分鍾,他目光明亮地看著呂布、張繡、李進、閻行:“諸位,敵眾我寡,這是事實,敵軍有敵軍的優勢和劣勢,我軍有我軍的優勢和劣勢,我們必須充分地認識到敵我雙方的優缺點。敵軍雖然在數量上占優,但是,敵軍是由兩支軍隊組成的,這就注定他們不可能像我們這樣同心同德。貴霜人是劉備的外援,劉備引狼入室,毫無疑問,貴霜人不會給劉備白幹活,他們肯定向劉備開出了非常高的條件,具體是什麼,我們不清楚,但肯定是十分高昂的,可以肯定,他們是同床異夢、各懷鬼胎的。漢西軍希望貴霜軍跟我們打得兩敗俱傷,他們坐收漁人之利,貴霜軍亦然。如果我們主動地攻擊他們其中一方,他們其中另一方必然會存在見死不救的意向,就算出手,也不會及時、不會全力。還有,我通過貴霜軍擺出進攻態勢可以推測出——貴霜軍來到華夏,是為了趁火打劫,那麼,他們就必須在戰場上大殺四方、威風八麵,獲得結結實實的勝利,拿出結結實實的戰果,以此震懾漢西,讓漢西對他們產生畏懼,逼迫漢西答應他們更多的條件,換而言之,他們跟我們打仗是打給漢西看的。如果貴霜軍在戰場上表現得很消極、很保守,跟我們交戰時打了敗仗,甚至不敢跟我們交戰,見到我們就展開防禦陣型,那麼,他們如何讓漢西方麵服氣呢?他們還有什麼底氣逼迫漢西方麵答應他們的更多的、更高的條件呢?此戰,是我們跟貴霜軍的第一次交手,也是貴霜軍跟我們的第一次交手,對貴霜人意義重大,他們必須取得開門紅,你們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