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拳術雖然習練者眾多,但能領悟出勁道之人,少之又少,這是一門極其容易上手,但要通卻十分難的武術。
而這太極拳,是由明末清初武師陳王廷潛小研究所創,之後,這套拳術先在陳家溝陳氏家族經曆了百餘年傳承。到了陳氏十四世陳長興手中,才把他發揚光大。
現如今華夏流傳著好幾個流派,分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六大流派,但總得來說,都是從陳氏太極拳的基礎上改良的。
李岩兌換的,卻是《太極拳總綱》,這些流派中的太極,全都包含在內。
可以說,李岩現在掌握著最全麵的《太極拳》。
而一般人上手很容易,但學精很難;不過,李岩卻完全沒有這層後顧之憂,因為他領悟了《到家十二段錦》,體內本身就自帶有氣功,稍微一轉變,就能成為勁道。
這勁道,卻是寸勁。
也就是說,李岩現在已經是一名寸勁高手,隻不過這一點,連他都不太清楚。
華夏武術,也和中醫一樣,非常之神秘。
不過武術界,卻把實力劃分為混勁,明勁,寸勁,暗勁等等……當然明勁高手在這個世界上都是鳳毛瞇魚的存在,更別說暗勁。
暗勁幾平都昰隱世修煉的高手,全華夏都沒幾個。
至於暗勁之上的化勁、丹勁等等,那幾乎是不存於世的李岩兌換了整套的《道家十二段錦》,估計能夠達到丹勁的程度…但120萬的技能點,顯然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而練身的《五禽戲》,同樣也是一門失傳的技藝。
五禽戲的五禽,指的是五種飛禽走獸。
分別是虎、鹿、熊、猿、鳥……通討五禽戲,能讓人的身體,擁有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穩、猿之靈巧、鳥之輕捷,力求蘊涵“五禽”的神韻。
這也是為何李岩要兌換這門養牛之法的原因。
五禽戲,在李岩看來,就是內外兼修配合自己的《道家十二段錦》,不止壽命能夠加長,連帶國術,都會有十足的長進。
不過練習國術,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時辰要選好,地利是地方要合適,而人和也是最重要的,是要人和心態平和,精力充沛,精氣神飽滿之際,才是最佳練武時機。
此時微熹的晨光誘露進了院子,讓人不由得神清氣爽。
這就是練武的最佳時機。
早晨的時光,對於每一個練家子來說,都無疑是很重要的
李岩站在院前,深呼了一口氣,迎著初晨的空氣,開始慢慢練起了五禽戲。
李岩一腿伸直仆地,膝關節伸直繃緊,腳尖內扣,另一眼屈膝全蹲。
腰身挺直,雙腿成一直線。
然後兩手掌平伸,拇指微屈,四指並攏,掌心向上端於腹前,與臍同高,成一老虎捕食形狀。
這一個動作,練的是眼力,臂力,腰力和氣力,時間久了自有功效,可以兩手拽開磚頭,可謂是非常雄渾的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