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之因,說的就是這個麼?
“大師,請告訴我,該如何抉擇?”何於轉過身來,看著和尚,問道。
“敢問小施主,你的本心是在何處呢?”和尚還是沒有睜開眼睛。
“本心?”本心在哪裏?是她麼?何於心中忽然浮現出一個身影,是為了她麼?還有許許多多自己在乎和在乎自己的人。
何於眼中,漸漸露出明悟之色:“多謝大師提點。”
和尚點頭微笑:“小施主的問題可是問完了?”
“大師如何得知?”何於一愣,隨即轉念一想,又問道,“難道昨天大師便知道我問題沒有問完,所以才知道我今日會再來?”
和尚睜開眼睛,眼中滿是讚許之色:“昨日,施主離去匆忙,定會有所疏漏,所以,老衲料定,施主今日,還會上山。”
“不錯,昨天,我正好是想了一個關鍵點,所以就將原本要問的給忘了,好在今天還沒有來晚。”何於一五一十的答道。
和尚點點頭,道:“施主可要將那塊玉墜收好,這塊玉墜事關重大,前世之因,此物便是見證者。”
何於用手觸碰了一下胸口的那枚玉墜,感覺到其上傳來的溫暖,眼中滿是失落,為什麼,為什麼,再也沒有了當初的那種感覺呢?
“七五之劫,施主可有應對之策?”和尚忽然問道。
何於對於和尚這個問題也是頗感意外,卻也隻能是苦笑:“微薄之力,難以見效。”
“非也,非也。”和尚搖頭,“施主所做的,並不是無用之功,這一劫,與施主定是有著莫大的關係,沿著你認為的路途一路走下去,也許,事情就會有所轉機。有些事情隻有當時機到了,才會發生,所以,小施主要做的,便是創造這個時機。等到萬事俱備,這東風自然會出現。”
“大師所言當真?”何於臉上不再如之前那般消沉。
和尚微微一笑,道:“出家人不打誑語。”
“如此,便多謝大師指點。”何於像和尚拜了拜。
“這些原本不必我來說,想必施主都會一直走下去,隻是,有些事情,若是以不同的心情去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師所言甚是,有些事情明知無用卻要繼續下去,這是一種無奈,徒勞無獲,是一種悲哀。”說完,何於也感覺到此行目的也已達到,正要告辭,卻是聽到和尚有話要說。
“施主來此,便是隱零寺與失主的緣分。我佛門最講緣分,況且施主悟性甚高,隱零寺覆滅在即,有些事物,便要托付施主,還望施主不要推辭。”
“哦?”何於有些奇怪,為什麼這些東西不能托付於隱零寺弟子,卻要托付自己這個外人,但是口中卻道,“不知大師是要托付何物,若是何於能夠辦到,必不負所托。”
“施主必可為之,也非施主不可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