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寬和、仁愛的二嬸(2 / 2)

範媽媽心一橫,忙道:“好好,我這就去,大姑娘等著!”

範媽媽一把將鐲子揣進懷中,手腳麻利地開了門。

寶珠看著範媽媽那生恐慢一步金鐲子就不屬於自己的勁頭,對廖氏又失望了一層,都說廖氏擅長管家,可這一隻金鐲子,就叫那一層光輝燦爛的功績土崩瓦解了。

門外,梅香的哥哥周貴同一位中年男子站在一邊,那男子身後還站了一位滿臉不高興的少年小廝,見門開了,周貴忙將中年男子送了進來。

寶珠在裏頭接著了祝大夫,寒暄了兩句便帶著人到了吳姨娘的小院。

祝大夫雖然年輕,但卻與祝老大夫專精外傷不同,他內外兼修,對疑難雜症經驗頗為豐富,寶珠還怕吳姨娘這是患了什麼不治的重病,這才想到了他。

雖然也算是吃了一回閉門羹,但那祝大夫也不生氣,和和氣氣地同寶珠進來,坐在簾子外頭給吳姨娘號上了脈,寶珠仗著年紀小,也不避嫌,就坐在外頭等著。

這廂祝大夫還號著脈,外頭廖氏已經帶著好些個丫鬟婆子進了吳姨娘的小院子。

寶珠聽梅香一說,便悄然起身,在廖氏進了院子的時候飛快地迎了上去。

廖氏聽說寶珠私自將外麵的大夫放進了內院,頓時又急又怒,急的是寶珠動作太快,她這邊才將雪翠軒的丫頭駁回去,那邊寶珠已經親自帶著人將大夫接了進來,這算什麼事?怒的是寶珠明知道她已經駁了,竟然半點沒將她的話放在眼裏,這就有些過分了!她畢竟寶珠的二嬸娘!

所以廖氏一路盛怒而來,是打算好好訓一訓不孝侄女的。

哪知道剛一進了那逼仄的小院子,便見不孝侄女滿麵春風地迎上來,對她拜謝道:“多謝二嬸體恤吳姨娘,一聽吳姨娘暈倒便叫人請了祝大夫這個名醫來,祝大夫聲名遠播,滿京都誰不知道祝大夫是妙手仁心?吳姨娘定然有救了!這回能得祝大夫看診,全賴了二嬸您寬和仁愛治家有方,侄女替吳姨娘謝謝二嬸了!”

說完福在那裏,就是不起來。

寬和仁愛治家有方的廖氏:“……”

好大一頂高帽子被扣在頭頂,廖氏有再多再大的火氣也發不出來了,誠然,寶珠的確是擅自做主請了祝大夫,但是她能說自己不叫去請祝大夫嗎?

那位素有名醫之稱的祝大夫,可還在那屋子裏頭呢。

且如今自己又是那寬和仁愛的,能為了這麼一點子小事斥責侄女嗎?

最重要的是,府裏出了這樣的事,本來就該她這個當家太太來管,如果她否認,那成什麼了?傳到外麵去,未免要落一個刻薄家人不會理家的名聲,廖氏性子雖衝卻分得清輕重,雖然怒火中燒,還是極力冷靜了下來。

吳姨娘什麼的,本來就是一根蔥,她什麼時候不能捏?如今為了這麼個人再毀了自己苦心營造的好名聲,又得罪了寶珠,太不劃算。

廖氏拿定了主意,便扯出一絲笑來,道:“大姑娘越發有禮了,快起來,一塊兒進去看看祝大夫怎麼說吧……”

寶珠聞言十分歡喜地起身,還一把抱住廖氏的胳膊,親熱地道:“二嬸真好,我自小沒了親娘,遇上事兒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多虧了二嬸提點我。”

寶珠不提這話,廖氏倒沒什麼所謂,寶珠這般一說,廖氏心中才壓下去的火又蹭蹭蹭地冒上來,寶珠這丫頭,之前對吳姨娘一直沒什麼好態度,怎麼自從受了一回傷,她就態度大變,不僅對吳姨娘百般體貼,如今還肯為了她與自己杠上,也不知到底是哪根筋搭錯了。

但此時已經進了屋內,都能看見祝大夫的身影了,廖氏抿抿嘴,到底是忍住了。

這一通折騰便到了夕陽西斜,寶珠想著廖氏最後叫人給祝大夫封銀子時那吃了蒼蠅一樣的表情,差點忍不住笑出聲。

祝大夫要的診金高,但醫術的確杠杠的,他號完了脈便直言,吳姨娘這是因身體虛弱鬧的,如果再不注意調理和補養,說不定就栽在一場時氣之症上了。而吳姨娘這回之所以暈倒,正是因為她身體太差,偶感風寒之後便日漸沉重,幸而有前幾天的燕窩粥補著,這才有點底子沒有釀成大病,但是,以後卻是不可勞力勞心了,需要好好靜養個一年半載,才能恢複元氣重新做人。

這一點好辦。

隻要不是治不了的大病,有錢有時間都能養好。

不就是不能勞力勞心麼,叫哥哥葉青玉去同吳姨娘好好說一說,想必吳姨娘很願意放下她那點活計,至於飲食和靜養……

寶珠眼珠一轉,心裏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