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高中生活對於我們這種學渣來說其實是非常枯燥無味的,為了消遣寂寞,我們也想了很多法子。
看,是眾多法子中,最受人喜愛的一個了,雖然解決不了肉體上的需求,但可以滿足精神世界的空虛。
實際上從高一開始,嚴格來說是從高一放棄學習的那時候起,那時候就開始買看了,學校有個書店,一個汽車集裝箱改造的,不大,十來平米吧,但是每天的營業額應該不低於四位數,這個比學校超市營業額要低太多了。而且,不管是書店還是超市,可不是你想開就開的,你得有關係。拿這個超市來說吧,全校三所高中的三個超市,老板全是一個人,懂了吧?
回到,我人生中第一次正正經經看的是韓寒的《五年文集》,這本書集合了韓寒的幾部作品,總共看了兩三次,總的來說還行。
韓寒大家應該都知道,對於現代中國教育體製尤為抨擊,不過前幾年好像改變了對上不上大學的看法了,對教育體製的看法也有所改變。當時韓寒的《雜的文》對我影響非常大,這本書抨擊了中國的一些現狀,開拓了我的眼見以及刷新了我的三觀。像《像少年啦飛馳》以及《長安亂》都非常不錯。
RB的隻看過東野圭吾先生的《白夜行》以及《白馬山莊殺人事件》,當時看東野圭吾的隻是為了滿足好奇心,也什麼沒有特別的感受。
玄幻我隻看過《啞舍》,這本書寫的太棒了,每個故事由一件古董來引發,為什麼稱之為啞舍,因為店裏全是古董,古董不會說話,所以為啞。
曆史這門學科是我最偏愛的學科,但是課本上的曆史很是無聊,而且全部是教化作用,真正意義不大。高一的時候尤其偏愛曆史,像《資治通鑒》、《趙匡胤》、《朱元璋》、《劉備傳》以及《明朝那些事》全都略微讀過。這類以及我的第二個曆史老師,都使我的曆史觀有了極大的改變,對於中國的曆史尤其是建國以來那些被隱藏的曆史尤為感興趣,也引起了我對政治的興趣。
以上的書籍和老師,都對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改變了我的三觀,擴充了我的眼界及知識,以及使我對國家的隱晦曆史也有略微的了解了。
高二以及高三,我的興趣已經轉向了現實,譬如《平凡的世界》,對wg期間到gg開放底層人民的生活變化進行了詳細的描寫。另外我個人尤其喜愛劉震雲和餘華的,先說說劉震雲,我看的他第一部作品是被封殺又解封的作品《溫故一九四二》,故事內容過於敏感,就不多言了。像《一地雞毛》、《手機》、《我叫劉躍進》、《一句頂一萬句》、《我不是潘金蓮》都非常非常非常的好看,上麵提到的關於劉震雲的我看了全部不下兩邊,這些作品給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對當代社會種種現象的刻畫,以及對黑暗麵的描寫,極其改變了我的認知,也改變了我對事情的看法,使我學會了對平常發生的小事有了更深層的理解,能夠使我看到事情的本質,直接影響到了我的生活。
最後的這位的,直接改變了我對生活以及社會認知。
餘華。
餘華的構建起一個又一個奇異、怪誕、隱秘和殘忍的獨立於外部世界和真實的文本世界,毫不隱藏對現實的殘忍批判。像餘華的《在細雨中哭喊》、《許三觀賣血記》、《兄弟》、《活著》以極其殘忍,悲痛的手法刻畫出wg時期的現象,極其震撼三觀,形象生動刻畫出wg底層勞動人民生活的景象,以及wg對底層人民的迫害之殘忍之現實。
高中看的這些,不誇張的說對我的人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甚至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加速了我的成長,完全瓦解了我以前對世界的認知,極大的刷新了我的三觀。對我的精神世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我們傳達道理,這是文學中難能可貴的,是我們必須要相信的。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我們觀察與議論。雖然使我受益良多,但唯一的不足就是:我無能為力。我沒有能力改變現狀,所以隻能感慨,惆悵,甚至是咒罵兩句,其他隻能繼續我過我普普通通,簡簡單單的生活。
作者獨白:有時候真實比更加荒誕,因為源於生活,現實中,往往比更來的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