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問期以後,蔡公和蔡恒知就已經啟程離去,柳書瑤本想留他們再住些日子,最好是一起過這個新年,而蔡公他們卻心心念念著那醫學館的事情,想著盡快理出章程來,年後就可以著手開辦起來。
柳書瑤也就沒有再多加勸留,由著他們去了,隻說春節後,她會去華陽縣看他們,到時候可不要讓她撲了個空,蔡公他們自然是高興的應下了。
臨走之際,蔡恒知將那本柳書瑤送的書又完整的還給了柳書瑤,柳書瑤覺得有些意外,蔡恒知卻道:“瑤妹送我的這詩集無一不是精品,我已經全部抄錄了下來,日後將會以民間收集的由頭發出去,這樣的好詩就應該名流千古,而不是由我一個人獨享,不知道妹妹是否同意?若是不妥,那就罷了!”
柳書瑤感歎於蔡恒知的豁達,不貪慕名利,這樣的詩如果以他自己的名義作出,那名留千古的就是他了,可是他卻打算像《詩經》一般,以民間收集為由。
要說起來這理由說得過去,但是其實也有些牽強,畢竟能做出如此詩詞之人,又哪裏可能是籍籍無名之輩?可是這不過是詩詞而已,隻要蔡恒知堅持,誰又能夠說他說謊不成?柳書瑤收下了書,點了頭,同意了蔡恒知的做法。
接連的送別之後,本來熱熱鬧鬧的柳家,現在就冷清了很多,可是這冷清也隻是相對而言。現在的柳家比先前的人可是多了很多,門房住著個守門的老頭,前院下人房中住著的小易以及一個馬車車夫。
後院則有柳書瑤、二妞以及新買了兩個粗使丫鬟,還有新聘請的一個廚娘。這些人都是最近新進的人,柳書瑤本不想這麼麻煩,可是殷洛璃卻不想她事事親為,硬是讓牙婆將人送上門來,讓她選。
柳書瑤想著這家裏這麼大,就住著她和二妞、小易三個人,也確實有些滲人了,多點人氣也是好的,而且二妞、小易他們總有很多事情要做的,到時候她不可能一個人住在這麼大個院子裏吧?
所以最後也就依言找了這麼些人,人口算不得多,整個院子還是很清淨的,可是柳書瑤卻真的過得閑事起來,每天衣來伸手飯來柳口,日子過得再逍遙不過了。
連小易和二妞都開始忙碌了起來,隻有她還是那麼閑著,又這麼閑了兩日,柳書瑤著實有些坐不住了,小易的身體早就好了,城中的鋪子基本上是他管著,而二妞就主要顧著那邊的手工作坊。
二妞已經告訴過她幾次,作坊裏麵的澱粉已經堆了不少了,她有些擔心這要是不處理,會不會壞掉?
所以當了一段時間閑散人的柳書瑤也有些坐不住了,最近她好像是頹廢了些,殷洛璃一走,她就提不起精神的感覺,整日的胡思亂想,都沒有興趣去管生意上的事情。
柳書瑤覺得自己墮落了,難道真的是覺得定了親,就萬事大吉了嗎?不行,這樣的思想可要不得,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她不是說好了要做出一番事業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