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流雲依稀清楚自己跟隨白淵前來天華寺的目的:解開自己一直困惑的身世之謎!
方丈真一大師道明了白淵此來是為赴約,少年仿佛明白,白淵的出現是注定的,來天華寺也是早有約定在先,今日一切的安排都是注定了的。
白淵娓娓道來,道出了當年南楚國滅之際,臨危受命,鄴都托孤的壯舉。
“當年南楚國滅,大師招我入寺,托白某鄴都救駕,白某依照大師所托將救出的二子分別交由落霞山雲水閣以及畔州名門葉氏撫養;如今已經過了十六年,按照當年約定,白某當來赴約。”白淵所談對少年的身世說的雖不明確,可想而知自己定是二子之一;
“當年大叔搭救我是受了真一大師的委托?那,那大師,我,我的生身父母到底是何人?”少年顯得異常激動的追問一旁的方丈大師;
“當年白淵施主所救二子,其中一子是南楚皇帝顧元基之子;另外一子則是南楚端陽王之子。”真一大師回應道;
白淵接過話來,繼續道:“端陽王乃南楚之盾,國之重臣,端陽鐵騎威震四海,百餘年間守土不失,成就一段佳話,縱使如今的大晟黑騎軍也難望其項背!奈何奸雄葉嬰背信棄義,暗施毒計,殺害端陽王。鄴都城破之際,端陽王身下三子,隻剩下尚在繈褓中的小兒子。”話音落處,白淵的目光移到了少年身上。
積壓心頭多年的疑惑此時撥雲見日,真相大白!
“端陽王顧元旌便是你的父親!”真一大師確認道。
少年腦袋裏像是灌了鉛一般,思緒難以控製的瘋狂,竟是什麼也沒有。
......
“南楚端陽王?”
少年曾在南楚史書中見過那位氣吞萬裏,名揚四海的南楚門神,護國大將軍顧元旌,史書記載,顧元旌武功韜略天下無雙,身經百戰曾百勝,為人光明磊落,光風霽月,世人皆歌頌其功績,風頭一時無兩,若問當世有英雄否?顧元旌必屬之。
少年一副木訥呆板的神情,一時難以相信自己竟是南楚史書中名揚天下的王侯之子!
大雄寶殿一片寂靜......
“阿彌陀佛,顧少主,善哉善哉!”
“少主?”少年無法適應這樣的稱呼,雖然知悉了自己的身世,內心卻沒有絲毫的波瀾,雖然自己想過會痛哭,會抱怨,或者會喜極而泣,但事實上心底裏卻是出奇的平靜。
片刻過後,少年抖擻精神,重新振作道:
“端陽鐵騎護國安民,南楚社稷多半受其恩澤,端陽王功業千秋可載,我墨流雲亦向往其風采。隻是,隻是少主之名,我實在承擔不起!”少年的堅定與沉穩讓大殿中的真一大師、白淵以及普賢和尚都為之動容;
“小施主,當年老衲與端陽王有幸結識,成為摯友,王爺曾托付老衲,若有一日,家國有難,望我護佑其子平安,王室生身雖有護國保民之責,但望其子不事武道,勿問刀兵,求學問典,儒雅一生!看來王爺已是如願,善哉善哉!”方丈將端陽王當初的一席話交代與他,同時欣喜少年已如故人所期,成長如斯。
此時的一切仿佛都已明了,少年的目的已達成,方丈所言也已圓滿,然而少年總覺的其中隱隱約約有什麼不對...
大佛腳下的白淵此時閉目凝思,可以看出他是在回憶一些過往,至於是什麼至少現在沒有人能看透。
“阿彌陀佛,小施主果然聰慧過人!”真一大師慧言一出,已是看出少年的疑慮;
“晚輩隻是覺的,單單為了確認晚輩的身世大可不必立下多年約定,難道大師隻是想親眼確認晚輩已如王爺所期,入得雅室,不事刀兵?”墨流雲道出自己的困頓;
“不錯,端陽王自然不願自己的孩兒再入塵俗,受其紛擾!然而,你南楚顧氏身上流淌著遠古顯龍氏族的血脈,而這血脈卻有著難以逃避的命運!”
“難逃的命運?是什麼?”少年問道;
“雲霓之泉的傳說在這昆侖大陸傳遞了幾千年,顯龍氏的血脈也被隱匿了幾千年,然而,近百年來朝廷皇室辛氏一族似乎找到了什麼線索,在這天下再起風波,瘋狂搜尋聖泉與其緣引血脈,相信不久後,顧氏血脈的秘密便會傳揚開來,我佛慈悲,守護天下蒼生的關鍵便是保護你族血脈不被貪婪者利用,為禍蒼生,荼毒萬民!”
白淵聽完,雙目微睜,補充道:“如今的天下武道名門亦不會坐以待斃。”
......
從白淵的講述中,少年得知,天下名門各自擁有的鎮派名器乃是尋求雲霓之泉所必須的“聖器”,聖器源於聖泉,本是守護聖泉的四聖器,幾千年前,武道世界的四大名門百裏玄宗、飛瀑秘穀、風雷雪山、天涯海窟分別奪取了其中一物,正因聖器的存在四大名門才能於千百年間立於天下武道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