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村。
破路。
破橋。
天空高掛著破舊的月亮。
破舊的月亮上照射下來的破舊的光,就猶如人們的內心一樣。散亂而又無法修補,隻能隨它自由的灑落。
破舊的光照射在了橋下破舊的小溪上。小溪好像很不情願,又好像很難受,掙紮著它細小的軀幹,擦過身邊由薄到厚的泥土,擦過小草,緩緩的向前流去。
小溪是幸福的,起碼它還可以緩緩的流著。
白天還好。
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個村莊的人都抱著那片綠油油的莊稼地,耕耘著他們用來填飽肚子的莊稼。
看著還有點人氣兒.......
但是一到晚上,這片村莊就恢複了它死一般的寂靜。
這樣的日子也不知道持續了多久了。
可能很早很早之前就是。
也可能很早很早之前它是一片戰場。
你見過真實古代的戰場嗎?
那是現代社會從未有過的血腥與紛爭。秦朝的時候七國爭雄,每個國家都想吞並另外的國家。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反正就是你爭我搶,接著就派兵打仗。那可是真正的冷兵器對冷兵器,人對人。一刀砍在人身上你不缺點什麼好像都對不起敵人揮刀時使的那個勁兒。
這片村莊和它附近方圓幾十裏就是這樣。
一個距今兩千兩百八十七年前的古代戰場!!傳說這裏以前打仗死了幾十萬的人!!
那一仗打的是鬼哭狼嚎,屍橫遍野,血流成海!!為什麼必須要說血流成海?因為說成血流成河感覺都有點對不起它下邊埋的那麼多骨頭架子。那些骨頭也不知道怎麼樣了,埋了那麼久現在挖出來估計也算是文物了。要不然改天組個隊去挖挖試試?
算了吧,兩千多年了。讓它們有個歸宿其實也挺好的。
可能也正是想讓“他們”有個歸宿。這個村子有了一個挺好的名字:“石(逝)安村。”
石安村裏有六十四戶人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姓氏!
“白”
對,沒錯。他們都姓白。
白氏族人以前不是居住在這裏。據說是白氏的先輩們在六百四十年前不知什麼原因移居到這裏的。當他們移居到這裏之時,這裏還是一片荒土。是他們的先輩們不辭勞累,沒日沒夜的花費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把這個地方從一片荒地建成了一個村莊。
你還別說,人多還真是力量大!
這短短的四十九天就把一片荒地夷平,弄出了一個村莊。
建成村莊之後,他們便等到第二天正午之時,抓緊時間在村尾建造了一間祠堂!
這間祠堂坐北朝南!東西長約6.4米!南北寬約4.9米!高約3.2米!內由一根八角石柱分為兩間,麵闊3.2米,進深2.08米。墻壁為厚約20厘米的石板。屋頂為單簷懸山式,由石板接成,石板上雕有屋脊、瓦壟、連簷等構件的形象。
這間祠堂建成以後,族長把族內所有人都叫到了祠堂門前的空地上。
這片空地可真是大呀!足足能站族內六十四戶人家還餘下很大很大一片地!
白氏族人按輩分擺列而戰,輩分高的就站在最前排,輩分第二的就站第二排。以此類推輩分約低就約往後。沒辦法,因為族氏就是按照這樣的方式的。一方麵是站隊的時候好做,一方麵是因為白氏族內規矩嚴格,按輩分排的話族人會有一個良好的秩序。但是秩序歸秩序,白氏族人相互之間還是非常尊重,尤其是總重老人。有的年紀輕輩分高的族人,碰到年紀大輩分比他還低的族人老者時還是會主動笑盈盈的向老者問好。
這就是白氏族人良好的族人傳承!不會因為輩分高去欺負輩分低的。族人之間相互是非常有愛。
族人們全部都站好之後,隻見族長帶著兩個年輕力壯的族內小夥子從家裏抬出來一個長約92厘米,寬約39厘米,高約20厘米的扁平木頭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