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曉得啊?這裏要是有木材要砍伐了,木材老板就會修一條路,不過最近沒有見什麼木材老板來過啊。”村民回答。
“那條路是怎麼回事?”老韋看到遠處的峽穀裏,時隱時現有一條路。
“這條路?”村民仔細的想了又想,又看了看周圍的地形:“我記得沒有這條路的啊。”
小斌早已經在山路轉暈了,那條路到底有沒有去過他根本就不知道,聽到村民這麼說,追問了一句:“你確定我們沒有走過那條路?”
“絕對沒有!我在這裏活了50多年了,這山裏哪個旮旯坳不清楚?”村民對小斌的懷疑很不滿。
“那我們過去看看。”老韋一邊在心裏估算一邊說。
“這一圈繞過去,估計也要個把鍾頭啊,不如我們明天再來吧。”村民看看時間,已經下午四點多,快到晚飯時間了,這麼一來一回折騰,回到村子也得晚上了。
老韋不聲不響的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百元大鈔遞了過去,村民收了錢立刻就喜笑顏開。
“這條路是不是通你們村子的?”老韋旁敲側擊。
“看方向,應該不是,往那邊去是去溝洞村。”村民答。
“你們這裏的村子名字都很有意思。”老韋給他遞過一根煙,村民接過,吸了一口:“嘿嘿,好煙!好煙!老板講笑了,這個窮地方,從古到今舅舅不管姥姥不疼的,我們又沒有文化,起個名不就隨便咯,你看我們村,旁邊有個石頭山,就叫石山村,喏……進我們村外麵那條村,就在石山邊上的,就叫石門村,溝洞村嘛,就是附近山溝多,山洞多……”有了好煙的刺激,村民的話也開始多了起來。
“那最近有沒有外地人來過?”老韋想多套點情報。
“老板,我跟你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這裏,還是經常有些木材老板和探礦的老板來的,哎,那些老板,來挖條路,木頭砍完了拍拍屁股就走了,我們村那條河以前水都是清的,現在一下雨,都是黃水!”
老韋想和他談的當然不是自然保護的問題,實話說那些外來的老板從未把這裏當做自己的家園,為了節約成本,誰會管石山村前的河流是清的還是黃的?
聽著村民絮絮叨叨的說著各種村子的曆史,車子搖搖晃晃的在坑窪不平的山路上顛簸,快兩個小時了老韋和小斌才到了那條路上,老韋看了看GPS,這應該就是自己要找的路。
“這裏什麼時候有條路?”村民也覺得很奇怪,看了又看,不過這段路很明顯不是通往石門村的,他建議老韋是不是去溝洞村去打聽打聽最近是不是有木材老板來過。
老韋下車看了看車轍印,如果是木材車通過,車轍印應該是比較深的,而且路麵也會坑窪不平,但路麵明顯有車輛駛過,卻是越野車胎留下的痕跡。
時間已經不早了,老韋抬頭看了看山脈線上還剩下的半個太陽,覺得應該聽從村民的建議,先到溝洞村借宿一宿,明天再來仔細的看看。
老韋拿出相機,拍了幾張照片留存,小斌開著車,在村民的指引下,往溝洞村方向駛去,可是路蜿蜿蜒蜒的轉來轉去,天又很快黑了下來,這路時寬時窄,穿過了數片山林,繞過了好幾座山之後,村民驚訝的發現它竟然不是通往溝洞村,而是穿過一片農田之後,連接到了溝洞村外的裏山鎮!
機耕路很明顯不適合拉木材的重型貨車通過,穿過了農田,老韋讓小斌把車停在了鄉鎮公路上,下車點了根煙,看著這一片農田陷入了沉思——是誰會花這麼大一筆成本修這麼一條路呢?
“剛才,我們路上有幾個岔口?”老韋問村民。
“好多個,我跟你講,這裏的路就是這樣的,四通八達……”村民在山裏顛簸了一天,顯得有些疲憊,他此時最想的就是趕緊找個地方好好吃一頓,然後睡覺!
老韋點了點頭,若有所思,上了車,對小斌說:“先找地方休息。”
小斌看了看車的油表,輕聲說:“頭兒,你還有多少存款?備用金用完了,車又該加油了……”
“拿去吧……”老韋從口袋裏掏出幾張鈔票:“省著點花,就這麼多了。”
“頭兒,沒多少錢了,你現在怎麼打算?”小斌看了看那幾張薄薄的鈔票,盤算著還能堅持幾天。
“先住一晚,明天去查看一下,我估計……”老韋看了看村民,他看著四周無人,掏出家夥在撒尿沒有注意到自己:“我估計這就是我們要找的通道。”
“真的是?”小斌興奮起來:“那……要不要彙報要增援?”
“我們先查探一下,估計到時需要蹲點守候。”老韋看到村民解決完了,把話題打住,招呼到:“我們先去吃飯吧。”
“好咧好咧……”村民等這句話很久了,一點沒客氣拉開車門上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