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
什麼名字......
啊不不,我的意思是,你問我現在的名字還是以前的名字。
唔......
兩個啊。
以前的真的記不清了,姓氏大概是淩吧,現在嘛,我還沒想好哦!
唉唉?
不要露出那種「你是笨蛋嗎」那種表情啊!!
在這裏我的確沒有起什麼正式的名字嘛!
代號的話倒是有一個。
藍花悅啦,藍花悅,好好記住了哦,記錄員小姐。
哎哎哎?!
別笑啊!什麼像女生一樣的名字啊!很失禮哎!
碩大的報告廳擠滿了來拿體檢報告的學生們。
這裏是學園都市,擁有230萬人口,在日本獨立出來的,專門為學生開放的學生都市。
除去研究人員,老師以外剩下的80%的人全部是學生。
教育程度,在這裏固然是很高的所以暫且不提。
在這座城市,最大的特點並不是教育,也不是娛樂方麵。
而是這座城市,有著外界電影裏常出現的能力,也是外界不能達到的能力,那名為“superpower”的力量。
雖然說是超能力,但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
學園都市的學生們可以在一開始選擇接受超能力開發的實驗,既然是實驗也就代表著他有一定的幾率性。
也就是說,超能力的開發也是應體質而定的。
完全不支持能力開發的(0%--10%),能接受小部分能力的(20%--30%),部分接受能力(40%--50%),大部分接受(60%--70%),基本接受但有缺陷(80%)的和可以基本完全接受的(90%)。
接受能力越高,那種人便越稀有,甚至是完全沒有。
按照接受的百分比,學園都市內部對這些人的分類是Lv.0(無能力者),Lv1(低能力者),Lv2(異能力者),Lv3(強能力者),Lv4(大能力者)以及Lv5(超能力者)。
Lv4以下,在學園都市數不勝數,基本在二百三十萬分出四分之一的無能力者以外,剩下的四分之三裏幾乎有四分之二的人在這個範疇。
剩下的四分之一裏,除去七個人以外,那就全是Lv4。
而那最後的七個人,也是就是學園都市的最強七名學生。
很榮幸,我便是其中的一員。
拿著報告單,看著上麵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的變化,我聳了聳肩。
“沒想到小弟弟你居然還是名人呢?”
遞來體檢報告的小姐向我笑了笑。
嗯,前麵忘了說了,學園都市每學期會有一次體檢,和一般意義上的體檢意義不同,這個是為了檢測超能力是否成長,這樣才能決定第二學期的獎學金分發和一些瑣碎的安排。
而這位白褂小姐姐說的也不錯,站在230萬人的頂端,我們七個也確實稱得上是名人。
“隻是運氣好而已,要說做作業的時候我的腦子也是一團漿糊啦,完全比不上其他Lv5啦。”
我謙虛了一句,在那位似乎是才畢業沒多久的學姐讚賞的眼光下我揮了揮手,向身後走去。
而後麵的事情我也不在去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