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守德見到玉鳳和金鳳的兒女後,心裏特別高興,他挽留羅清芳他們住下來,他說:“我們好不容易相聚,你們住下來,咱爺倆好好談談各自的家事。”
這也是羅清芳期待的事,她就爽快地答應了:“好,今晚我們住下。”
乘兩老張羅晚飯之際,羅清芳把曾家門前屋後轉了個遍,她發現曾家的位置確實不錯,門前有一大片沙地,種著各色蔬菜,沙地前麵就是小溪。屋後是一口大池塘,養著青魚和鋰魚,池塘沿山而建,山上是大片枇杷園,枇杷園與竹林接洽,一片青翠。
曾守德的子女全都外出,他們蓋房子時是按每個兒子一間房的計劃建設的,農村宅基地一般按男丁批建的,雖然不值什麼錢,但住著寬敞,加上磚木結構,住著非常舒服。
吃過晚飯後,張香香把他們安頓下來,稍作休息。張香香泡好茶,炒好自家種的花生,然後大家回到客廳敘話。
“芳啊,你家還有什麼人?”張香香問。
“我爸爸還健在,還有一個弟弟,弟弟有一個兒子,我也有一個兒子,都讀高中了。”羅清芳回答。
“他們還好吧。”曾守德接著問。
“爸爸年紀大啦,身體不太好,弟弟跟我一起在公司上班,我先生自己辦公司。”
“你先生?”張香香不解地問。
“噢,就是我老公。”羅清芳解釋道。
“那你呢?”曾守德轉過頭來問潘衛明。
“我父親年紀也大了,因我在表妹公司上班,無法照顧他,父親就住在我姐姐家,我有一個女兒,還在讀大學,妻子是小學教師。”潘衛明說。
“你老婆是老師?我的六個子女中有四個也是老師,我們是四男兩女,他們全出去了,隻剩下我倆老在家裏。”張香香搶著說。
“舅舅,您說說我媽媽的往事吧。”羅清芳迫不及待地說。
“好吧。”曾守德說,曾守德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羅清芳。
“你們的外公是我的堂伯,堂伯有兩個女兒,玉鳳比我大,老彎與我同歲,我們住在同一個院子裏,我還有一個哥哥叫守德,我們四人經常在一起玩。在老彎五歲那年,堂伯一家跑‘下三府’離開老家,後來杳無音信,直到老彎十八歲那年我們才知道她落在一個尼姑庵中,然後接她回家,才知道她改名為金鳳,為了找你們的外婆,金鳳離開了老家,落腳於溪下村幹爸幹媽家,同一個叫葛天寶成婚,後來又離開了溪下村,遠嫁給你爸爸,什麼原因我們都不知道,直到你的小叔公找到我們時。”
“小叔公?”羅清芳不解地問。
“噢,就是你爸爸的叔叔,人家都叫他羅窩頭。”曾守德回答。
“嗯,舅舅,您接著說。”羅清芳說,她知道小叔公羅窩頭,待她很好,碰到她都會給她帶新奇的玩具,但見到他次數不多,小叔公早幾年去世了。
“好,有一年你小叔公找上門來……”
曾金鳳的遭遇讓羅鍋頭心感內疚,追根究底他也有責任的,是他將她介紹給羅虎的,羅虎為人混帳根本不把他這個叔叔放在眼裏,為今之計隻有找曾金鳳的娘家人來出頭一下,事情也許有所轉機。
羅鍋頭從曾金鳳處得知她老家的情況後就立馬出發到十坑村,在村民的指點下找到曾守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