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陽城。
陽光清麗,照在車水馬龍的繁華的街上頗有一種明媚感。
天陽城,是身處於聞風域鄉鎮中的凡夫俗子都向往的繁華之城,若從天上俯瞰這座巨大的城池,光是人流攢動的街道就已經密集得像蛛網一樣,四通八達。鄉下聞風域中各種神秘瑰麗的傳說絕大多數都是來源於這座城。大能仙師,靈丹妙藥,神器玄鐵,在凡人的理解中這座城裏應有盡有。
一條街上,人流繁集,麻布精袍,修凡混雜,有車馬過道,也有奇獸壓路。
街邊的紛繁複雜的商鋪房屋更是在聞風域這種鄉下聞所未聞的,甚至有些店麵較大的店鋪,其招牌都閃爍的五顏六色的光彩,以此作為裝飾,這些光彩可以很輕易地分辨出來——是消耗靈具消耗靈晶所散發出來的光彩。
繁華的街邊有一處頗為老舊攤子,陳舊斑駁的桌椅擺得整整齊齊,桌子上印著一個大大的乾坤八卦圖案。一個鶴發童顏的清瘦老人筆直坐著,一身古舊道袍,好像是陪了他一輩子的寶貝一樣。
“求道問天,不如坐下算算”
清瘦老道有一句沒一句的喊著,聲音不大,有幾分願者上鉤意思。
椅子涼涼的,沒有絲毫剛剛起身的餘溫,隻有清晨的懶陽在椅子上蠕動著。
似乎已經好久沒有人接待過人了。
而就在此時,一個少年坐下。
少年年歲不大,約莫十四五歲的樣子,隻是背後背著一個古黃色的包袱,和這般青春活力的少年顯得有些老氣,像是百年陳釀的瓶子裏裝著一些青澀的汁釀一般格格不入。
“老先生,這算卦準不準的?”少年鬆了鬆包袱問道。
“當然準!老夫可是得了青城山真傳,我觀少年郎你器宇不凡,命中定有幾分天道,不如算上一算?”清瘦老道眼見有人坐下,彎了彎筆直的腰板,靠近了幾分道。
“那算一卦得多少錢?”少年瞧了瞧桌子上的算命器具,有些猶豫道。
“不貴不貴,卜一卦二兩銀子”清瘦道人道。
“什麼?二兩銀子,都夠下十頓館子了,你算的什麼命這麼值錢?”少年語調高了幾分。
“少年郎,我是仙師,我算的是天卦,那些便宜的卦也就聽了樂兒,我可是實打實地能讓你一睹天命的。我觀你印堂發黑,不知你近日是否,事有不順,心事不寧?”清瘦道人像私塾裏的先生念書一般,搖著頭道,一副高人的樣子。
不得不說這算命先生是老江湖了,哪家少年郎沒事閑來無事背著個包袱到天陽城的?一般不是被迫背井離鄉就是家裏亡故。即使不是如此,誰人心裏什麼煩惱都沒有呢?
但妙的是,這種萬金油的話以算命先生的口吻說出來,總覺得自己的心事被戳中一般。
正所謂——
道士卜卦曉人心,莫問命中幾回真。
然,不足道也。
”那行,給我算上一卦,要怎麼算?”少年猶豫了一下,說罷便掏了二兩白銀放在桌上。
”好,果然慧眼識珠,看在少年郎你這個誠懇的份上,老道給你用上仙術瞧一瞧”清瘦老道笑道,心中竊喜地順手摸了摸桌底下一大堆解災解禍的用具。
說罷老道便真的有模有樣地掐指念咒。
念了好一會兒,突然間,古樸的桌子上鋪滿的八卦圖案浮現出了一絲光亮。
這時又有一個路過的少年似乎被這般景象吸引,走了過來,在旁邊靜靜看著。這少年還算俊俏,隻不過有些黝黑,臉上還有一道疤,似乎是被什麼利器留下的。不過巧的是,這個少年也背著一個包袱,這個包袱整整半個人那麼大,可是那少年背起來卻如若無物一般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