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悲愴之音(2 / 3)

站在荒涼的神殿上,等待著記憶的複蘇。

千年如一日,從無休止。

最後它記起愛人的模樣嗎?

不知道。

它的愛人會否就是它所折磨的其中一員呢?

也許是,也許不是。

白秋風沒有告訴他們結果。

但白秋風用兩段節奏不一樣的旋律,用兩個相似卻不一樣的故事告訴他們。

死,並不可悲。

可帶著遺憾渾渾噩噩地生存於世,那才是真正的可悲。

從希望陷入絕望。

又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卻在希望之中再度陷入絕望。

一個比絕望更加絕望的故事。

當琴鍵停止的刹那,頓時全場默然。

不知道誰先帶頭鼓地掌,隻知道,那個掌聲之後,全場都不約而同地響起了掌聲。

他們都不是衝著白秋風來的。

因為在此之前,誰都不會認為一個“維修工”能夠把悲愴第三樂章演奏成這樣。

但這場演奏,卻帶給他們全新的體驗。

短短五分鍾的演奏,卻將全場的觀眾帶入了數千年混沌的輪回中。

愛恨情仇,不過在其中占據極小的一部分。

孤獨與等待,命運與抗爭,才是其中的主題。

悲愴一曲,也由此而來。

“艸,這家夥竟然鋼琴彈得這麼好。”

當白秋風的演奏完畢,花澤月大呼失算。

悲愴第三樂曲是一首十分講究手速與彈奏節奏的曲目。

越懂鋼琴的人,便會知道完美地演奏出悲愴第三樂章是多難的事情。

尤其是白秋風還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悲愴第三樂章中,更是難上加難。

聽到觀眾席上想起了比之前還響亮的掌聲。

花澤月的眼神更是如陰鷲般盯向了舞台上正在給觀眾台致意的白秋風。

但隨即他的臉上便是露出笑容。

差點就被人扮豬吃老虎了。

如果評委是資深音樂老師的話,也許我就是一敗塗地了。

但可惜啊,負責評委的三人,不過是三個正值青春的妙齡少女。

比起你所演奏悲愴的沉重意境,她們大概率會更喜歡我演奏那輕鬆愉快的《梁祝》。

輕鬆愉快,幽默怡然,這才是年輕人的潮流。

順潮流者,得天下。

你這種土包子,就乖乖看著我抱得美人歸。

然後像你演奏的幽魂那樣,孤獨終老去吧。

也不怪花澤月這麼想。

此時在觀眾席上的觀眾雖然被白秋風的悲愴所震撼了,但他們心中更喜歡的還是《梁祝》,不僅是因為《梁祝》本來就是Z國的曲風,更重要的還是應了花澤月那句“順潮流”。

尤其是現場的30名女性觀眾,如果讓她們來當評委,至少90%都偏向花澤月的《梁祝》。不僅僅是因為其中塑造平淡幸福的小情趣,更因為,演奏者花澤月身上所展現的“柔性美”更符合大多數現代女孩子的審美。

但顯然,有一小部分女生,至少有一個人,不是這樣想著。

“混蛋師兄,會彈鋼琴你早說啊,害得我還那麼擔心。”

歐陽倩輕輕擦拭著泛著淚光的眼睛。

我就知道,你這混蛋跟我一樣,期待著哪一天,曾經倒下的幾人能夠再度聚在一起。

聽過這首鋼琴曲後,她與其他人的感覺不一樣。

別人都認為這首曲講述的是在它與它的愛人。

但歐陽倩明白,重點其實是它與它曾經並肩的同伴。

當然,其中還附帶著對歐陽倩的承諾。

“嘖嘖,那家夥竟然把我家倩倩都惹哭了,看來結果已經出來了啊。”

“你才哭呢,我隻是有沙塵入眼了。”

“嗯?是嗎?”

歡歡一臉不懷好意地盯著歐陽倩,盯得歐陽倩耳根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