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大周國東北邊陲,青雲嶺要塞,天降大雪,那雪花大如鵝毛,密如卷簾,仿佛天地間一道屏障,雖無狂風加持,卻是靜的可怕。
“這個時節,該吃一碗熱騰騰的餃子了啊。”哨兵長崔老三站在主城門樓旁的瞭望點,通過垛子向東北方向望去,可怎麼也望不透,大雪甚至隔斷了與城門相隔僅500米的小山坡之間的視線,夥夫軍一會兒還要出城去給小山坡上的警戒所軍士送幹糧。
“這個檔口吃餃子,是不是想太多了老兄,哈哈哈。”弩兵長王大全過來戲謔道,“老兄啊,我聽說咱的糧道讓朱餘國那幫王八蛋給截糊了,別說人吃的了,馬吃的都沒給咱剩下!”
“快閉嘴大全。”崔老三趕忙捂住王大全哈著熱氣的大嘴,“不要命了你,不知道大帥軍令不準散布謠言嗎,亂了軍心被大帥知道了,你的腦袋就得掛旗杆上了!”
崔老三和王大全都是大周國北嶺行省人,兩人家鄉僅相隔一百餘裏地,算是同鄉,所以平時無話不談。王大全二十三歲,性子直,但做事認真,就是嘴像棉褲腰,有啥事憋不住,張嘴就說。崔老三年過三十,多年的軍中摸爬,畢竟比毛頭小子沉穩的多。
“三哥,咱堡子裏是屯了不少糧食,但這糧道被劫也不是空穴來風吧,這都快一個月了,朱餘國騎兵就沒在咱正麵出現過,保不齊跑到咱們後麵幹什麼好事去了,就這破天氣,出去也買不到糧,咱可是有7000多兄弟呐。”王大全雖然人直,但不傻,十五歲從軍,作為青雲嶺要塞弩手中的佼佼者,他不僅有著犀利的目光,還有敏銳的嗅覺。
崔老三沉默了數秒,“行了,大全,跟我說說就罷了,別往弟兄們耳朵裏灌了,自打我跟著大帥,咱還沒過不去的坎兒呢,大帥有譜,再說在這條線上,咱這堡子位置雖然突出,但建造跟其他堡子不一樣,朱餘國未必敢拿咱開刀。”
王大全畢竟還是年輕,聽到老大哥的硬氣話,心裏尋得了一絲安穩,提了提腰間的弩箭袋,巡牆去了。崔老三的底氣也不是硬撐的,青雲嶺要塞確實與大周國其他要塞城堡不一樣,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東方關城,除了按照東方依山建城的傳統,還參考了西洋棱堡建造模式,整體形成一個星型磚石堡壘,共有三層,牆外還有土堤拱衛,土堤外還挖有壕溝,溝裏插滿竹簽,各個門樓交相呼應,互為掩護,如果失陷一處,多個城樓可形成交叉射擊線路,弓弩、火炮、鳥銃可瞬間齊射,兩座木吊橋放下,即可跨過壕溝與外溝通。
轉眼間已到正午,要塞東北主門緩緩打開,吊橋徐徐落下,兩個夥夫軍驅使馬車拉著飯箱,飯箱上蓋著厚棉被,這是給小山坡上警戒所的軍士運送的給養。馬車穩穩過了吊橋,即刻消失在大雪之中,雪大無風,雖然看不清了馬車,但崔老三依然能聽見沙沙的落雪聲和吱吱的車輪聲,“這麼大雪,可讓虎皮子他們吃口熱的吧,這幫小子,估計他們藏的酒有的喝了。”崔老三心想。
“啾啾啾啾!!!!”忽然一陣刺耳的馬的嘶鳴傳入崔老三耳中,“不好!”(第一回完)
—————————————————————————————————————————第二回
嘶鳴聲傳來,崔老三本能的反應過來,出事了!立刻集結本隊十餘名軍士,下樓上馬,衝出城門,越過吊橋。
“把橋拉起來!城門關上!城頭警戒!”崔老三剛過吊橋,忽然想起了什麼,轉身衝著守橋和守城的士兵喊道。崔老三回過頭,看著已經衝出吊橋的軍士們,他們麵容堅定,沒有一絲疑問,大雪漫天,誰也不知道剛才的嘶鳴聲是什麼情況,周圍是否藏有朱餘兵,如果遇險,這十幾個人將一起同生共死,沒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