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基石(1 / 2)

第1404章 基石

數日後,新調任的三位郡守回到長安。

蕭遠於皇宮書房召見了他們。

這場君臣會麵也是必不可少的,關乎一郡長官。

麵對這個一統天下的開國皇帝,三人都極為敬畏,表現的小心翼翼。

不多時,宮女端上茶水。

蕭遠伸了伸手:“三位愛卿都不必拘謹,嚐嚐這岩山青葉如何。”

“謝陛下。”三人齊齊拱手,恭敬施禮。

待輕撫茶盞,觀茶、聞香、輕抿一口後,張善平忍不住說道:“清香馥鬱,如蘭在舌,回味綿長,沁人心脾,實乃上品。”

“看來,張愛卿是懂茶的。”蕭遠笑道:“既如此,去濟陽上任的時候,就帶一些去吧。”

“啊?微臣惶恐。”張善平慌忙就要出列跪地。

說著,張善平正色施禮道:“這次下官能調任濟陽郡守,多虧了大人在朝堂極力推薦。”

這場書房談話,君臣幾人聊了很久,期間張善平等人各抒己見,於三郡治理問題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與此同時,大東城。

這也是蕭遠的提前布局,每個村有了村長,官員們到任的時候,也能更容易的處理政務。

“大人請。”兩人一陣寒暄。

“臣等謹記。”三人異口同聲。

想要完善製度,村長的選取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他承接了縣鄉政治體係,下到民,上到官吏。

等其走後,蕭遠也拿起了一份葉誠的彙報。

關於東夷三郡武衛府的成立,其實最好還是從當地征召,但現在東夷政治不明,最終隻能調派了幾千新軍過去,先穩定局麵。

村長是秦國特有,以前列國或叫裏正,主要負責村中的戶口和納稅,以及一些村民間的民事糾紛調解。

原大東府,現濟陽府內。

把這一點完成,便是天下安定。

“那就治理好濟陽。”江儀道:“不要小看東夷三郡,看看呂範,當初被調任西寧的時候,還有不少人覺得他是被貶了,可這幾年政績突出,如今已至秦州令,秦州是什麼概念。”

這幾千新軍,會護送上任官員,到了地方後就是武衛府官兵。

後者連忙拱手彎腰:“多年不見,大人風采依舊。”

“三郡能否大治,政策固然重要,但百姓的歸屬感亦是關鍵。”

聽到這話,張善平一臉正色道:“下官明白。”

農耕時代,若是隨便喊來一個百姓,問他想幹什麼,回答絕對是種田。

“陛下皇恩,要抓住機會啊。”

“東夷既已收複,便是大秦子民。”

其他一些虛偽的、所謂的滿口仁義道德都沒用。

“不好治理之處在於,它之前根本就沒有吏治,沒有任何完整的政治體係,製度不明,律法不明,需要多方麵的建設。”

“是的,陛下有所垂詢。”

“好治理在於,東夷之前階級壓迫極重,大部分百姓都受到了奴隸主的迫害,隻要施以秦策,就必然會得到廣大民眾的擁護。”

到了客廳後,江儀請其入座,率先開口道:“入宮麵聖了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