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長安(1 / 2)

徐金德被抓並沒有引起任何的反應,至少表麵如此。

清丈田畝一事,正在靈地如火如荼的進行。

上京那邊也傳回了消息,稱大部分官署已被國家買回,正在加以修繕。

這一天的早朝。

眾臣跪拜之後,蕭遠位於王座,開門見山的說道:

“定都上京之事已了,本王意,改上京為長安,包括玉陽、武陽等周邊地區,皆為長安京畿轄內。”

此長安非彼長安,這個世界也沒有長安這個城市,隻是蕭遠取長治久安之意罷了。

“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長安長安,乃長治久安,大王妙筆,微臣欽佩不已。”

丁榮從來不放過任何一個拍馬屁的機會。

都城定名長安,寓意極好,亦有幾名大臣跟著出列附和。

見大家都沒有意見,蕭遠當即拍板了此事,隨後拿起一份詔書道:“上官文若,宣詔。”

“是。”後者連忙走上前,雙手恭敬接過詔書,繼而轉回身形,展開大聲念道:

“大王詔令。”

“擬任柳長卿為京都府令。”

蕭遠的詔書,一向簡單明了,開場就是個重磅。

眾臣聞言,都忍不住看向了柳長卿,上官文若也是稍稍一頓。

任誰也知道,這個京都府令,就是京師最高行政長官。

它的級別,不是地方郡守可以相提並論的,不僅可以參加朝議,亦統攬京師一應行政、司法、民生等要務。

小事專決,大事稟奏。

權利毋庸置疑。

蕭遠給這個職位,有著多重考慮。

長安主官,需要柳長卿這樣不畏強權的人來坐鎮。

上官文若稍頓之後,繼續念道:

“委任袁光傑為京都府長史。”

“雷榮為京都府主薄。”

“唐維益為司錄書記。”

“伍琦為京都府從事。”

“以上官職,即刻赴任,不得有誤。”

“餘下京都府六曹治事,由吏部舉薦。”

柳長卿早已跪地謝恩,吏部尚書亦出列領命。

朝堂眾臣,心思不一,不過很多人都發現了一絲絲端倪。

那就是大王的用詞,隻有柳長卿是擬任,後麵都是委任。

擬任,即擬定擔任,有初步確定下來的意思,指對該官職作出了計劃安排,並非正式決定。

柳長卿跟很多大臣是不對盤的,是得罪了一大批人的,眼下朝堂,至少有一大半不希望他擔任京都府令,因為這個官位太重要了,若在京師有事犯在他手裏,可想而知。

不過王詔已宣,眾臣也沒敢多說。

上官文若宣讀完王詔,則是深施了一禮,回到班列。

“好了。”蕭遠笑容溫和的說道:“京都府很重要,柳卿,你就先一步趕赴長安吧,那裏需要你。”

“微臣領命。”

遷都將近,都城那邊也不能沒有個官署,先讓京都府運轉起來,這是必然的。

這次上任的不僅有一批官員,蕭遠還另從軍中抽調了兩百甲士,作為京府侍衛。

確定好這件事後,眾臣又奏報了一些事,便散朝了。

與往常一樣,大臣們依舊三三兩兩的走在一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