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官員對調(1 / 2)

秦宣聯姻之後,蕭遠做的第一個動作是官職改製,其用意,在於試探反應。

這道消息也很快就傳到了宣州。

禦史府內,一名宣國官員正在與竇建章討論此事:“現在秦國那邊王詔已下,這尚書令一職,已經是姚廷玉的了,還有個一品大員監察令,與禦史大人的官職很符,多半就是給大人留的。”

竇建章在宣國是禦史大夫,如果調任監察令,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是沒有降級的,這也正是他心中所想。

對於官員的話,他雖然很滿意,可麵上卻道:“這個很難說啊,畢竟,名額還沒有確定嘛。”

“哎呀,大人這邊,基本是坐實的,倒是下官這裏,多有憂慮啊。”官員道。

“哦?你有何擔憂?”竇建章品了口茶。

官員道:“大人試想,尚書令和監察令不說,那廷尉,肯定是魏長林的吧,那工部侍郎,多半是韓舉的,戶部侍郎,王之棟機會過半,下官的擔憂,也正在於此啊。”

“恩……”聽他說完,竇建章沉吟了一下,緩緩點頭道:“你說的,也不無道理,不過現在王之棟在搞大河渠一事,借此政績,怕是比你更有機會啊。”

“所以說啊。”官員急道:“戶部侍郎,如此要職,下官有心想爭取,還望大人相助一二啊。”

“這……此事不好辦啊。”竇建章麵露難色:“三十多官職,肯定是秦王與我王共同商量的,你在這裏著急也沒有用,除非,現在去秦州求見大王。”

“這。”官員更急了,要他去找陸雲煙說這事,他哪有那個膽子,轉了轉眼珠,又試探性道:“現在姚廷玉還在秦州,要不,去信一封?”

“最好不要。”竇建章搖了搖頭:“現在一切都還沒有落實,我給你的建議,還是不要輕舉妄動,否則,適得其反。”

不僅是禦史府,宣州這邊,所有的宣國大臣,現在幾乎都在討論這件事。

兩國聯姻已成既定事實,誰也改變不了了,那大家現在最關心的,自然是自己的前途問題。

就在這個時候,蕭遠的一道命令卻傳了過來。

調令杜適擔任益州令,佐理蜀中事。

宣臣杜適,現任宣州令。

這道調令,也可以理解成高官對調。

初接這個命令的時候,杜適是有點發懵的。

從宣州令換成益州令,是一種平調,品級未變,俸祿也未變。

接不接這道命令,對接下來的秦宣融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杜適能做到宣州令,當然不是傻子,在回過神後,他也很快就意識到了蕭遠的意思。

這種時候,是兩國政治體係的初步接軌,如果無視這道命令,杜適絕對會被蕭遠當個典型,殺雞儆猴。

且這道命令中,更有說明:即刻上任,不得遷誤!

聽不聽,聽了,就表示他以後就是秦官了,可現在兩國君主已經成婚,自己以後的大王,不就是秦王嗎。

想到這裏,他沒再過多猶豫,先是給秦國王廷方麵複了一信,接著就開始準備交接工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