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驅虎逐狼?(1 / 2)

一國丞相,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扳倒的。

就算桓王對邱榮不滿,他也不可能說罷相就罷相,因為那牽扯了太多政治因素。

而蕭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讓桓王和邱榮之間產生隔閡,有了這第一步,才能進行下麵的動作。

桓都之內,是有一批秦國密探的,人數不多,但皆為精銳,潛伏各個行業,表麵上看,有商人,有小販,甚至有酒樓跑堂打雜的店小二。

這其中的負責人,則是軍情機要營、第三營的頭目,侯青。

侯青同樣也是雪族青年,是當初和林初一同追隨蕭遠的最早一批。

某秘密聯絡點。

房間內,有數名小頭目,其中一人道:“侯大哥,桓國現在,人心惶惶,卑職覺得,我們完全可以從朝堂大臣入手,找到切入點。”

“沒錯,就像那個郭開,與桓相素來不和,又是個貪得無厭之人,興許可以重金賄賂。”另有人道。

“不。”侯青抬了抬手,正色說道:“現在千萬不要接觸郭開,三營的主要任務,是想辦法竊取桓國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同時注意桓相,如果貿然接觸,萬一打草驚蛇,可就前功盡棄了。”

說著,他又道:“反正郭開與桓相不和,在某種意義上,是在幫著我們的,不必急於一時。”

千萬不要小看這些軍情人員,兩國交戰,細作諜報,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秦軍當中,如果沒有林初的情報係統,就等於少了一雙眼睛。

第二天,桓國朝堂。

昨天桓王對邱榮沒好臉色,今天亦是一樣,上朝之時,還沒好氣的瞥了他一眼。

不過基於目前局勢,今天可是有大事要議的。

秦軍已經在攻巫峽關了,項戈七萬中央軍是否能守住,能守多久,眾臣早已展開了議論,紛紛發表諫言。

許多大臣都認為以己國目前之戰力,恐無法與秦軍作長期周旋,當盡快促使靈王發兵。

這其中,以郭開為代表,他說道:“靈軍雖被宣軍牽製過半,但其國內,仍有精銳可以調動,大王當以唇亡齒寒為道理,與靈王曉以利害,請靈軍從南部進入我國,共同抗擊秦軍。”

從版圖來看,秦軍是從左往右打的,也就是必須經過巫峽關,而靈國,就在桓國正下麵,是可以直接北上,從其他路線進入桓地的。

當初,攻桓之前,蘇毅也曾向蕭遠提出過一個膽大的策略,就是出一支奇兵,繞一大圈,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靈國境內,由靈境,突襲桓地,以奇兵之功,而倍勝於眾力。

這是個膽大包天的計策,蘇毅用兵,向來喜歡弄險,不過當時就被上官文若和賈攸直接否決,並給出了:若靈軍一旦察覺,全軍將暴屍荒野的反對意見。

出於種種因素的考慮,蕭遠最終也沒有采納。

眼下,郭開建議,請靈軍從南部入桓,是得到了許多大臣支持的,不過邱榮卻馬上站了出來,當場反對道:

“退敵之戰,豈能讓他國軍隊,進入己國腹地,若是如此,必有大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