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底氣(1 / 2)

這個宣戰的意義非同小可。

它公開的表明了宣國對此戰的態度。

消息傳出,天下再次嘩然。

形勢開始急速逆轉。

宣女王以王詔宣戰四國,這時候的範新再留在宣州已經毫無意義,也隻能悻悻離去。

楚國。

楚王正在破口大罵:“奸夫**,奸夫**!”

他罵的,當然是蕭遠和宣王。

怒罵過後,亦厲聲說道:“宣國此為,本王決不罷休!即便傾國之力,也在所不惜!”

這意思已經很直白了,明顯是要對宣用兵,可楚國的大半精銳,還在秦地呢,楚相聞言,也慌忙說道:“可是大王啊,我國內兵力,隻餘八萬,而宣國,還有二十萬軍隊駐防,若就此攻宣,恐怕占不到任何便宜啊。”

從攻秦之前來說,列國軍力比較,秦靈是差不多的,都在六十萬左右。

吳、楚、宣,則在四十萬左右。

現在吳楚兩國,一下子出動了三十萬精銳入秦,國內就七八萬了,即便聯合起來,也才堪堪十六七萬,又怎麼可能攻得了宣。

這也是宣王有恃無恐,敢對四國宣戰的底氣所在。

靈國雖然還有可調之兵,但宣王同樣不怕,即使現在列國將國內兵力全部抽空,一齊攻宣,那也非短期可為,而在這段時間裏,入秦的聯軍,恐怕早就被盡數剿滅了。

從時間上來說,列國攻宣已無用處,更無速勝之可能,唯一能做的? 就是接聯軍出來,或者說? 想辦法停戰。

楚王這邊惱羞成怒,吳王那邊則是相對冷靜一些。

雖然也怒罵了蕭遠和宣王狼狽為奸,必有奸情什麼之類的,但在與重臣磋商之下,很快就認清了當前的形勢。

他首先提出了不理會宣國? 持續向秦國施壓? 以達到停戰的目的。

說道:“根據軍情,現在靈國正在向山峪關繼續發兵? 企圖接應聯軍,而我們? 則要再次聯合楚王,再集十萬大軍,進軍寧陽? 同時? 派出使者前往秦國。”

這再集十萬大軍? 已經是吳楚的家底了? 他的意思也很明白,川蜀是衛慶在守? 本有秦軍十萬? 但現在潼關是兵力較重的一麵? 那寧陽就沒有多少人了。

進攻寧陽? 給秦國造成川蜀隨時要破的壓力? 再以使者,遊說停戰。

這也是目前較好的策略? 眾臣對此,深表讚同,吳王亦不再猶豫? 當即實施了下去。

一方麵,邀楚王發兵? 一方麵,開始遣使入秦。

與此同時,蜀地永安。

郡守府。

得知列國攻秦突然變為秦宣互盟,以二戰四後,李明貴忍不住連連感歎:“這太出人意料了啊,本以為,我秦國危矣,可這,這形勢怎麼突然就一下轉變。”

“是啊。”其幕僚同樣說道:“照此看來,恐怕這場戰爭,早就是大王和宣王謀劃已久的事情,這太可怕了。”

“君王之心,不可測也……”李明貴感到了一股後怕,連忙又道:“那以先生之見,現在如何行事?”

幕僚想了想,道:“以當下戰局分析,聯軍滅秦已經是不可能的了,能不能活著出秦地都得另說,所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