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宣軍兵鋒所指(1 / 2)

孫起的話,說的斬釘截鐵。

桓王聞言,頓時精神一震。

戰和之事,無論朝堂怎麼爭,以桓王愛貪小便宜,不肯自己吃一點虧的性格,一旦牽扯到定州和汝陽,那就是一根刺。

孫起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才改變了主戰的言辭策略。

今若能收複失地,毫無疑問,桓王是根本不可能拒絕的,馬上又問:“需如何謀劃?”

孫起答道:“給秦王借道瓏山,使幽州戰事,涼軍捉襟見肘,無暇東顧,我軍再突出奇兵,定能一戰而勝!”

“好!”桓王聽完,未做過多考慮:“本王即以你為帥,負責攻取定州和汝陽!”

“微臣領命!”孫起喜形於色。

一眾桓國大臣,見桓王決策已下,忍不住紛紛對視了一眼,想說什麼,可已無法再勸了。

下朝之後,有人聚在一起,三三兩兩的往宮外走著。

“唉,又讓他拿到兵權了啊……”

“是啊,照此下去,如何是好啊……”

桓國朝廷,有著眾多的派係和黨羽之爭,為了己方政治團夥的主動權,他們很多時候,都不會考慮國家利益。

宣女王曾言桓王:外不能治軍,內不能理政,貪弊自私,庸而不厲。

桓國這邊,在孫起的一再主戰下,終於有了攻涼的動向。

得到桓王答應借道的答複後,秦使大喜,慌忙告辭,日夜兼程,返回了秦軍大營。

十多天後。

此時的幽州戰事還在持續,大大小小的交鋒,打了不下五六次,雙方互有折損,因薛武防線緊密的原因,秦軍這邊並沒有討得什麼好處。

照此下去,戰事非成膠著狀態不可。

就在這時候,秦使回來了,向蕭遠彙報了桓國的情況。

後者聽完,也當即召集眾將,展開了一次緊急議兵。

中軍大帳中,蕭遠令人重新換上了一副新的地圖。

這張地圖,不再僅是之前的幽州一帶,而是包括了桓國。

稍稍看過之後,蕭遠側身指著一處地方,說道:“這裏是瓏山,桓國答應借道的地方,從地圖上來看,應該是桓王經過一番考慮的,因為從這裏進軍,如果薛武不察,是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偷襲幽州後方的。”

見他說到這個,負責出使的文官連忙解釋道:“稟大王,此乃現任桓帥孫起之諫言。”

“哦?”蕭遠挑了挑眉:“這個孫起,倒是為我們選了一處好地方啊,頗具戰略眼光,他希望我們對涼國造成更大的軍事壓力,好以此輕取涼國東境,很好。”

趙牧則是說道:“如果大王欲偷襲幽州後方,那在正麵戰場,我軍主力,就必須佯攻幽州,使薛武無法分心,可這樣一來,奇兵從哪裏出?”

“薛武的注意力全在這邊,如果我軍分兵,動向不明,他是否會有所警覺?”

“這個建議很好,不得不謹慎小心。”蕭遠道:“若出奇兵,從桓境攻幽州,隻能調動宜陽一帶的留守兵力。”

宜陽那裏,蕭遠留有十萬將士,為的是防止補給線被切。

而上官文若也馬上說道:“可是大王,宜陽若兵力不足的話,楚軍一旦北上,後果將不堪設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