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平津之戰(1 / 2)

中軍大帳中,涼王位於帥位,麵色略微有些不悅:

“蔡大人,之前說要決戰的是你,現在不讓本王決戰的又是你,究竟何意?”

蔡言道:“大王啊,此一時彼一時,之前金嶺未定,若決戰,我們可以得到各縣的支持,秦王後方必亂,可是現在,秦軍已穩,再決戰,實為不妥啊。”

這就像人家沒有準備好的時候,你不去打,現在等人家都籌備妥當了,你又要打。

可涼王並不在意這些,他說道:“那些小小縣城之內,能有幾個官兵,對大局又能起到什麼作用,之前雙方兵力相當,以秦軍戰力來說,本王不得不有所顧慮,現在,我軍五十萬眾,近乎兩倍於敵,自然勝券在握!”

“一場大決戰,大王為何總是糾結於兵力問題。”蔡言急道。

“兵力占優,自然勝算較大,難道不是嗎。”涼王反問。

“可在微臣看來,兵力的多寡,並不是勝敗的關鍵,時機才是最重要的,內部不穩,比外部問題要更加嚴重!”

蔡言解釋道:“打個比方,若之前決戰,因種種原因,敵我雙方,勝負各占其半,一旦我軍勝了,秦王就不得不退回國內。可是現在,勝負仍舊各半,且秦軍就算戰敗,也不用再撤回國內了。因此,臣以為,決戰時機已過,當另尋戰術。”

“簡直荒謬!雙方兵力相當的時候,蔡大人言說勝負各半也就罷了,現在本王已增兵二十萬,豈可同日而語!”涼王道。

說著,見蔡言一臉焦急之色,他又不耐煩道:“你說來說去,若不決戰,又當如何?”

蔡言連忙道:“當采取疲秦之策,以現在的優勢兵力,將戰線拉大,同時予以外交手段,爭取吳楚等國的參與。”

“現在還有這個必要嗎?”涼王反問,二十萬大軍的抵達,自然會讓他的心態發生變化。

這時候,謀士王孟也站了出來,微微笑道:“蔡大人何必長他人誌氣,以在下觀之,五十萬對三十萬,大可摧枯拉朽,正是決戰最佳時機,若再行遷延,不知何時才能擊退秦軍呢。”

他總是和蔡言意見不一,後者見狀,剛要爭辯,可涼王已是抬了抬手:“好了,此事不必再議,寡人心意已決,三日後,平津平原,與秦王一決雌雄!”

“臣等遵命——”眾將紛紛抱拳。

蔡言動了動嘴角,想說什麼,已無法開口,隻能再次暗歎了口氣。

另一邊,金嶺郡守府外。

徐榮正拉著賈攸,鬼鬼祟祟的來到一處無人地。

“哎呀怎麼了?”賈攸扭了扭胳膊。

說話之前,徐榮還左右看了看,這才道:“先生啊,這投降秦王,靠譜嗎?我可是聽說,涼軍那邊,足有五十萬呢!”

他偷偷摸摸拽著自己,原來是因為這個。

“那以你之見呢?”賈攸故意反問了一句。

徐榮咽了口唾沫:“要不,投……投降涼王?”

他現在,對蕭遠怎麼可能有一點忠心,隻要有官做,投降誰不是投,在他看來,涼軍那邊勢力無疑是要大一些的,自然會有這種想法,此乃人之常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