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宣軍參戰(1 / 2)

一個君主,當明大局。

宣王的話,是沒有任何毛病的。

北方統一之後,長江線以外,南部兵力恐再無法阻擋秦國虎狼。

一旦形成這種局麵,以宣國所處位置,將會變得十分危險。

這是宣王不願意看到的。

而她話一說完,丞相姚廷玉就站了出來,說道:“大王所慮,為天下大勢,但以微臣之見,北方要統一,並不是那麼容易的,秦王不僅要滅涼,還需滅桓,單是一個涼國,就夠秦軍打的了,因而,宣國理當置身事外。”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宣王道:“丞相所言,是認為秦王攻取桓涼不易,可本王告訴你,一旦涼國敗了,那桓國,就會成為待宰之羔羊。”

“北方的戰局,若桓涼滅,則滅於自己,他們不思製衡強秦,竟互相殘殺,唇亡齒寒的道理,如何不知。”

好在,宣王是在靠南啊,若在北方,估計蕭遠又得恨得牙癢癢。

姚廷玉又道:“那以大王的意思,是準備參與此戰?”

“尚在考慮。”宣王回了一句。

聽到這話,另有大臣連忙站了出來:“大王不可啊,我宣軍此時參戰的話,毫無意義啊。”

“是啊,微臣聽大王言語之間,多有對秦用兵的意思,可是我國,實在不宜得罪秦國啊,還望大王三思,萬不要輕下決斷。”

聽著這些言辭,宣王微微搖了搖頭,聲音平淡:“可宣國如果現在不得罪的話,那以後,再得罪的時候,就該有亡國之危了。”

又有大臣站了出來:“可是大王,如果我國因此參戰,打亂北方戰局的話,那事後,秦王必然懷恨在心,恐要南下啊。”

“他不敢。”宣王直接道:“北方隻要還沒統一,秦王就永遠無法南征,這是掣肘問題,同樣的,如果北方統一,宣國反而更加危險。”

她思慮深遠,點明要害。

且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君王,朝堂之上,也多有種力排眾議的架勢。

再次掃了眼一眾大臣,她美目微眯後,亦下了決斷:

“關乎宣國未來所處形勢,本王決定,立即假意對秦用兵,迫使秦王撤軍。”

“這……”姚廷玉沉吟著,不知該說什麼。

一幫大臣,也都左右看了看。

緊接著,謀士王肅出列說道:“臣,極力讚同大王的決策,且臣另有一言,諸王若想圖存,必須聯合弱秦!倘若北方統一,秦王虎狼之君,率百萬虎狼之師,叩關而攻天下,天下何人能擋!”

“到時候,北方已定,秦軍橫掃南方,川蜀又被其占據,再從寧陽輸送兵力,順江而下,一線清南,則大勢遠矣!”

聽聞此言,宣王不由眼神一凜。

“此決議,暫不更改,即以王令,調軍二十萬,本王親自領兵。”

她為什麼要親往,那是因為她的本意,是假意攻秦,迫使蕭遠退兵,她擔心將領在前,戰場形勢變化太快,王令傳達不及時,導致佯攻變真,局麵無法收拾。

在宣國,以這個女王的心機手段,她的軍政大權,是無需多說的,王令一下,宣軍立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