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邀請秦王(1 / 2)

都衛營如此行事,劉玉之作為當朝丞相,當然有憤怒的理由。

第二天早朝,他也就此事,於朝議大殿上,當場參了梁原一本。

“大王,就雲陽縣令一事,都衛營負責查察烈士軍餉貪汙一案,雖肅清了各地貪官汙吏,但其行事,目無王法,囂張跋扈,時至最後,更是造就血腥殺戮,手段殘忍,滅殺了不少無辜之人,若官吏貪汙,證據確鑿,行職權便是,可但凡與之親密接觸之人,無論是否有罪,都衛營是一律抓捕,此等作為,簡直無法無天!其主官梁原,更是難逃其責!”

說著,他又道:“如此殺戮,必將引起各地震蕩,於社稷不穩,望大王明察。”

他是丞相,當朝彈劾一人,其效果無需多說。

蕭遠聽完,不得不慎重考慮了起來,片刻之後,亦是說道:“丞相言之有理,此事,確實有些過激了,本王這邊,會責令都衛營自省。”

“我王英明。”劉玉之說完,施禮又回到了班列。

緊接著,上官文若站了出來,拱手說道:“啟稟大王,經烈士軍餉一事,不難看出,我國現有官員,存在許多的問題,微臣以為,為社稷之穩固,地方之安寧,該徹底整肅官吏了。”

他雖然沒有言明,但蕭遠心裏明白,之前收複蜀中之時,為采取懷柔手段,地方蜀官,許多縣令,蕭遠是沒有動的,這其中,是有不少庸才蠢材的。

思念及此,他當即喊道:“吏部尚書。”

“臣在。”後者連忙出列。

“年底政績考核,所有宗卷公文,交由本王過目。”蕭遠直接道。

“是。”

“上官文若。”

“臣在。”

“禦史大夫主責監察百官,此事為你第一要務,但有差池,你和吏部尚書,人頭不保。”蕭遠又道。

“微臣領命。”上官文若連忙應了一句,接著道:“不過大王,對於我國當下任官一事,微臣以為,還有諸多弊端。”

“哦?你且言明。”蕭遠眉頭一跳。

上官文若道:“我國現有選官製度,為大王所開設,人才的儲備,主要來源於應試考核,此,雖為開明之舉,但薦官製度,臣以為,不可全廢啊,多少豪門氏族,其中,是不乏才俊的。”

當時的列國君主任官,都是有一些重要大臣推薦,或是州郡推薦,平民是沒有多少機會入仕的,不過秦國這邊,恰恰是反了過來。

聽完上官文若的話,蕭遠沉思了起來,亦開始起身在王案前來回踱步,這個時候,他也認識到了政策的一些小問題。

考慮了一會兒之後,他停了下來,看向上官文若道:“可以,薦官不廢,另一方麵,應試亦不廢,兩頭皆用。”

“我王英明。”上官文若施禮回到了班列。

這場朝議,主要探討了秦國人才儲備資源一事,確定了今後的選官製度,當然,薦官雖然未廢,但不是你推薦誰,蕭遠就會直接用的。

這一次的烈士軍餉事件,雖然死了不少貪官汙吏,但後備人才多著呢!

一方麵,蕭遠令都衛營大開殺戒之後,一方麵,他卻又馬上親自以王令提拔了好幾名縣令,將他們調到了郡城任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