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寧陽戰場(1 / 2)

晉使要地,無功而返,消息傳回晉國,晉王再次大怒。

本以為,憑借晉國數代的強盛,天下列國,無人敢惹,可涼王偏偏趁機奪了廣陵。

這個時候,其實晉國是處於一種兩難的境地的,因國內兵力大部分被牽製山峪關的原因,已不可能真的再向涼國用兵了,若是如此,就得兩線作戰,別說打不打得贏了,炎、靈再參戰的話,那晉國就完了!

因此,這個啞巴虧,晉王不吃也得吃,涼王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敢取他廣陵。

可即便知道這個局勢,晉王又哪裏忍得下這口氣,那是不住在朝議大殿發著脾氣,此時此刻,竹簡更是早已被他狠狠扔到了大殿上。

晉相見狀,小心翼翼的拾起了竹簡,躬身說道:“大王息怒,戰事至此,眼下局勢,已經不容許我國再去攻涼,廣陵一事,隻能容後再算啊。”

“可戰報在此!任英以優勢兵力,仍遲遲破不了山峪關!桓楚兩國,更是行卑劣之事!”晉王現在是恨不得馬上滅秦,然後調轉頭來,收拾涼國,可事實並不如他願。

晉相說道:“桓楚如此行事,實在有失盟軍作為,可吳國那邊,吳王卻是全力攻秦的,一旦寧陽被吳軍攻破,那秦主兵力不足,無法左右兼顧,山峪關也隨之必破。因此,大王不必著急,可觀寧陽戰事。”

他說的沒錯,吳王確實在全力攻秦,因為他想第一個進入秦地,吞並蜀中。

而蕭遠在寧陽,是以夏平為將,加之三萬秦軍駐守,這三萬秦軍,是沒有任何援軍的!隻能靠夏平自己抵擋十萬吳軍的攻勢。

晉相的話,多少讓晉王的怒火平息了一些,不由深吸了一口氣。

與此同時,寧陽。

在山峪關、廣陵、寧陽,這三處戰場上,這裏是此次大戰最激烈的地方!

夏平率三萬將士,在這裏一步不讓,對吳軍展開了凶狠的反擊。

戰至此時,吳軍已連續攻城二十餘天,卻始終不得破關而入。

雙方將士多次血灑城關,單是秦軍,已陣亡高達兩萬餘,僅剩八千可戰之兵,由此可見戰場之慘烈。

吳軍因是攻城一方,損失更為慘重,陣亡五萬多,重傷過萬,可戰之兵,已不足四萬。

四萬對八千,仍舊五倍於敵,這個時候,吳軍主將皇甫曄,業已準備對寧陽做出最後的總決戰。

而秦軍那邊,因大戰二十餘天的緣故,礌石滾木等守城器械已明顯不足,明日一戰,如果無法守住的話,那吳軍就要全麵入秦了。

議事大廳中,偏將齊聚,人們的臉上,都有些凝重。

有人說道:“將軍,我軍守城器械已出現不足,若明日吳軍再攻,恐怕就要與他們打麵對麵的白刃戰了。”

夏平身上的盔甲戰袍,還是一副浴血的模樣,他的將盔放在幾案上,腰掛戰劍,環視一周道:“此戰,關乎秦地全境之安危,主公既將重任交於我等,那寧陽絕不可失,無論如何!守不住也得守!”

“話雖如此,可將軍意欲如何作戰?”有偏將忍不住問道。

這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可夏平卻沒作過多考慮,當即震聲說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