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三帥(1 / 2)

四王沒有想到蕭遠敢戰,其他列國亦是沒有想到。

要知道,現在中原大戰剛剛落幕,不知有多少小諸侯國被兼並消滅,最終形成了八大強國,這時候突然又冒出來一個秦,四國又要攻秦,可想而知,列國哪有不關注的。

此戰,可謂天下側目。

涼國。

聽完大臣所報,涼王忍不住仰麵而笑,說道:“好,好,秦主戰的好,如若不戰,我涼國哪有機會。”

聽到這話,蔡言心裏一驚,連忙問道:“大王,聽您的意思,意欲用兵?”

“不,現在言用兵一事,為時尚早。”涼王擺手說道:“四國會盟攻秦,我們確實可以趁機對晉下手,奪一些城池,可若秦被迅速消滅的話,那強晉豈不是要掉頭攻我?”

“因此,隻有秦頂住了,隻有他們的戰事膠著起來,四國大量兵力,被秦主所牽製,我們才能真正開始動刀子。”

涼王的話,符合一個國君的考慮,蔡言聞言,不由施禮說道:“我王英明——”

涼國這邊態度如此,靈國那邊也差不了多少。

列國君王,不會有人為了救秦而得罪四國,他們所考慮的,也都是自身的利益。

且說四國聯軍。

於白澤會盟之後,確定戰事,四王就各自回到了都城,留下了各自的統帥和軍隊。

吳王那邊,是從寧陽進軍的,已經率先開拔了,而桓楚晉三國,三十萬大軍,則是以晉國上將軍任英為聯軍統帥,桓將項戈、楚將韓州為副帥。

半個多月後,聯軍逼近山峪關,於關外五十裏處安營紮寨。

中軍大帳內,三國將領正在議兵。

任英的年紀,約莫三十多歲,短須、濃眉,他身穿晉軍主帥盔甲,後披披風,於軍事地圖前說道:

“山峪關為入秦唯一關隘,隻要此地一破,則秦全境危矣,因此我意,於兩日後,大軍開進,兵臨城下,繼而對山峪關秦軍進行一次試探性進攻。”

他說的是最基本的作戰方案,帳內眾將聞言,自然都沒什麼好反對的,隻是這個頭陣誰來打,大家都沒了聲音。

這並不是說眾人懼怕秦軍,相反,帳內的各國將領,幾乎是都有些瞧不起秦軍的,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都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因為不是一國,而是三國聯軍,我去打,你在後麵看戲嗎?

這個問題,三國各自的統帥都會去想,這是毫無疑問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而見項戈和韓州都沒有發表意見,帳內也有些沉默,任英不由微微咳了咳,繼而掃了眼兩人,道:“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好,本帥就以聯軍統帥的名義,擲下一道軍令,責令桓軍,兩日後強攻山峪關!”

“這!”聽到這話,項戈有些急了,憑什麼就桓軍先打頭陣?

他想說些什麼爭辯一下,可任英已是看向他道:“怎麼?項將軍是有疑問嗎?別忘了,此乃本帥軍令。”

他這麼說,無非就是告訴項戈,我才是全軍統帥,你不聽也得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