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趙牧伐蜀論(1 / 2)

上官文若道:“今天下大勢,桓國正在攻新城,欲製衡強晉,涼國正在平北漠,欲為北方霸主,吳、楚,正與炎、靈交兵,宣國,正行王儲之爭,唯秦東出,不在八國之地。”

“主公可率秦軍,下兵三地,取濮陽、宜城,以作屯留之道,斷絕南線,乃至玉陽以左,臨王室之郊,商氏必不敢出,屆時,主公可威懾天子,天下莫敢不聽,此乃王業也……”

聽他講完,眾人再次大點其頭,文官紛紛左右議論,武將們則是摩拳擦掌,頗有一股興奮之勁。

彭雙那是第一個忍不住了,跟著出列道:“主公!末將以為,上官大人說的太有道理了!照此方略,我秦軍必將大出於天下啊!”

“是啊主公,請您下令,末將願作先鋒!”高盛說道。

“我隻需精兵兩萬,十日之內,必能攻下濮陽!若不勝,提頭來見!”

“我亦隻需兩萬將士,五日之內,可下濮陽!”

眾將情緒高漲,都爭著想要建功。

蘇毅微微閉著眼瞼,一聲不吭。

而見眾將如此,蕭遠眼中亦是精光一閃,不過他卻並沒有馬上下決斷,而是在等。

他知道,還有人,有不同意見呢!

果然,等場麵稍微安靜了一些,趙牧站了出來。

“主公。”他先是抱拳彎腰,向蕭遠施了一禮,接著言簡意賅道:“取濮陽、宜城,不若伐蜀。”

“哦?”蕭遠精神一震,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趙牧接著道:“末將先言上官大人之戰略謀劃。”

“三地之利,在於秦能東出,威懾王室,製衡天下,可其弊,亦在三地,若我軍取濮陽、宜城,或可作戰略要道,進可攻,退可守,但絕非長久之圖。”

“天下紛亂,三地之害,必首當其衝,上官大人之策,利弊分明,各居其半,非兵家上策。”

“因此,與其圖中原三地,不若伐蜀,而蜀,在秦西南,如取其地,則可與秦連成一片,屆時,整個帝國左部版圖,盡歸主公所有,再厲兵秣馬,方可言東出之事。”

蕭遠依舊沒有說話。

上官文若則是想了想,說道:“蜀,西南僻隅之國,興師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今中原三地,乃天下要害,主公不可棄之。”

“上官大人此言差矣……”

趙牧開始與上官文若爭論於蕭遠前。

他說道:“末將聽聞,欲富國者,務必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必富其民,欲王者,務必博其德,三者皆備,而王隨之矣。”

“今,在主公管下,秦雖大治,但與華夏諸國相比,依舊屬於地小民貧、苦寒之地,故,臣願從事於易。”

“夫蜀,雖地在西南,僻居一隅,但古稱川蜀,沃野千裏,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若取其地,連漢中、川蜀,足以廣國,蜀錦,更是聞名天下,其財,亦足以富民。”

“而蜀主昏暗,內不理政,外不治軍,若以秦攻之,猶如使虎狼逐羊也!”

他一連說了這麼多,駁斥理由充分,伐蜀理由更是分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