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太子(1 / 2)

也就是那次大朝會,讓朝中大小官員都認識了風清尊。

這次的大朝會通知來的突如其來,一般有大招會,都是提前三天通報。以方便大小官員安排自各公務適宜,以免開次大朝會,就崗位空虛,無人管理。

這次的大朝會卻不同於尋常,是昨天晚上臨時通知的。

以至於一些評級不夠的小官員,手忙腳亂沒有準備好,但是這些都不重要,反正他們也是站在殿外,聽不聽得到都無所謂。

“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禦寰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朕纘膺鴻緒、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謨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慶、端在元良。

長子風輕聖,日表英奇,天資粹美。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

於東辰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日、授風輕聖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係四海之心。“鄭公尖利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

有人歡喜有人憂,上官閣老不必說,自然就是憂的那一方。

今天早上,女兒天沒亮就回府。說風輕辰自從昨天下午進宮之後就再沒回,他派人去宮中打探,也沒有任何消息,宮中所有人都對風輕辰的消息三緘其口。

往日裏,風輕辰也不是沒有夜不歸宿過,但是最起碼她還可以知道他去了哪,但是這一次不一樣,這一次,知道他入宮了,卻從此了無音信,仿佛石沉大海一般。

一直等到五更天,上官閣老都已經起床,洗漱完畢,準備上朝去了。上官玉鳳再也按捺不住,在上官閣老上朝之前將風輕辰的情況,一五一十告知於老父親。

上官閣老心中隱隱有些不安,但是馬上就到上朝的時間了,也容不得他細細思慮,安慰了女兒幾句便上朝去了。心中隻道,走一步算一步,人是在宮中失去消息的,再怎麼樣也不會遇到危險。

至於風輕塵的消失,跟今天的大朝會有沒有關係就很難說了。

但是上官閣老怎麼也沒想到,上朝還什麼都沒說,第一句話就是拋出這麼大一個炸彈來,不隻是他,朝中大半官員都震驚得無法言語。

雖說風輕聖之前動作頻頻,最近內閣呈上的奏章,也多是風輕聖在協助處理。

但是朝中還有一個風輕辰,風輕辰在文官那邊的名聲是非常好的,文官大多數都十分重視農業,且風輕辰也是熟讀詩書。在重武輕文的辰國,這樣一位有文學修養,且是真的有本事,而不是繡花枕頭一包草的皇子。

朝中還有一部分官員是中立派,除了幾個隻忠於皇帝的孤臣,其餘的人不過都是左右觀望罷了。

本來以為還有一段時間可以觀察,誰知會這麼突如其來的就宣布立太子。

不對,也不能說是突如其來,毫無預兆。前幾天封城,每日去宣德宮求見都被駁回的事。已經有消息靈通的大臣,隱約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勁。

隻是猜測到底不如事情變化來的快,不過眼下聖旨已出,再無回還餘地。眾人便山呼萬歲,直道聖上英明,恭喜聖上得到如此優秀的繼承人。

上官閣老心中卻如驚濤駭浪一般,這麼大的事情,為何他卻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上官閣老是朝中兩代老臣,自問也是兢兢業業,從未有半點馬虎,且上官閣老在內閣中的地位,不說一席之地,半壁江山也不為過。

立太子一事祖製有規定,須得朝中,至少八位官員同意,立太子一事方可成立。

上官閣老鋒利的眼神看向身邊其他幾位大人,去見他們也是誠惶誠恐低頭,眼中卻滿是茫然,心知此事他們可能也不知道。

再看兵部尚書那副信心滿滿誌得意滿的樣子,上官閣老心中一涼,看來風輕辰的失蹤肯定是跟今天立太子的事有關了。

而且喜的人自然就是支持風輕聖的官員了,卻也有無喜無悲的,例如風輕尊,風輕尊麵上是驚喜的,驚喜卻不見驚訝,似乎對於今日風輕聖被立為太子一事理所應當,他早就料到一般。

心中卻不知是作何想法,日表英奇?天資粹美?

真不愧是翰林院寫的聖旨,這拍馬屁的功力……嘖。

直到大朝會結束上官閣老也沒有聽到皇帝有說過一句關於風輕辰的事,朝中上下也無一人感到好奇,或許是有好奇的,隻是沒人敢說罷了。

“眾卿可還有事要奏,若是無事,便退朝吧。”老皇帝實在是疲憊至極了,來日來纏綿病榻,早已將他的身體掏空,今天本就是強撐著把立太子一事通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