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巧合(2 / 2)

鳳凰城太守田進是個膚色發黑,身上有中年人特有的油膩肥胖,卻實實在在是個一心為民的好官,這次鳳凰城蝗災也是這位田大人一直在極力奔走,幾乎是一天三封加急的向京城,以及周邊州縣發去預警信息。

朝中提出的滅蝗對策,也是田大人身先士卒,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將災情控製住,好歹現在還沒有出現人員死傷,鳳凰城雖遭災,好在鳳凰城向來富庶,靠買進糧食勉強也能撐住,畢竟辰國蝗災嚴重,東臨可沒有。

“季老板哪裏話,如此仗義之舉實在是天下商人之典範,有救世濟民的意識,堪稱是儒商了。”所謂達則兼濟天下,辰國雖重武輕文,商人卻沒有國家限製,儒商是這個時代對商人的最佳稱讚,若是哪個商人被人稱為儒商,那定是個仁、義、禮、智、信樣樣俱佳的人。

“田大人實在是過譽了,在下愧不敢當,其實是家中祖父對鳳凰城感情深厚,聽聞鳳凰城蝗災之後,便一直催促我押送糧草來鳳凰城,但是之前的情況您也是知道的,若是我當時壓糧南下,今天也不能安全站在這與您說話。”

說道之前蝗災南方一片的情況,田大人深有感觸,當時百信能跑的都往其他州縣逃亡了,可是又有什麼用,人就兩條腿,哪裏能有蝗蟲飛的快,到最後那些逃難的幾乎快支撐不下去,好在朝廷很快就相處了解決之法。那些逃難之人如今已有大半又回來了。

“季老板不用說這些,季老板今日所做已經足夠表達一切。”說完田大人就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一番敬酒後季文禮終於將自己這次的目的說出來了,道:“大人,實不相瞞,我家祖上原本也是鳳凰城人士,隻是祖父小時候與家人走散,後來輾轉反側就流落北方,一直回不來,待到終於能回來時才知家中已經沒人了。傷心之下也不願再呆在這傷心之地,但是心中是牽掛著鳳凰城的。祖父聽說蝗災是從鳳凰城底下的小縣城最先開始的,擔心是自己曾經的家鄉,這次特意囑咐在下,一定要去看看我們老季家的根,敢問田大人,蝗蟲最先是在哪開始聚集的?”

田大人聽完了季文禮所說的“家史”,也不禁唏噓,道:“不止是一個縣,周邊好幾個縣都先後有蝗蟲的消息上報,那時蝗蟲已經多起來了,要說是從哪起的,這個也沒人說的清楚,不過最先彙報蝗蟲消息的是青縣,就是不知季老板家祖籍是不是了。”

季老板驚訝道:“怎麼會那麼巧,我祖父當初說的就是青縣,既然如此,那在下明日就先去青縣看看,還請田大人勿怪,在下從下聽祖父說起舊時家鄉種種,有點激動了。”

田大人自然是說無礙,酒足飯飽之後“季老板”就告辭了。

第二日便去了青縣,青縣縣令已經收到消息,知道這位老板給官府捐了不少糧食,對季文禮一行人的態度也很友好,季老板多次謝過縣令的好意,隻說想看看祖上生活過的地方,待看過之後,知道故土情況,家中老人才能安心。

那縣令這才不再邀請季老板赴宴,季文禮也才有時間好好看看這片被蝗蟲糟蹋過的土地,這片土地,現在還有什麼,也不過是縣上還有些人,下麵鄉裏怕是除了老弱病殘跑不掉,其他能跑的都跑了吧。

看著這滿目瘡痍的樣子,季文禮的心情十分沉重,也十分複雜,蘇青的本事他是知道,他很是佩服蘇青的本事,他心中跟風輕辰的想法差不多,不願意相信,這件事背後的黑手是她。

季文禮先是到最先發現蝗蟲的鄉裏打聽,雖然距今已經有段時間,但是依稀還是有人記得,那時是夏天,鄉裏來了幾個生麵孔,就像季文禮一樣,也說自己是來尋親的,可是最後也沒找到親人。

那骨瘦如柴的老頭兒還說:“那後生可說自己是從京城過來的,可惜後來也沒在俺們這找到親人,後來說是要去周圍找找。”

聽到京城字眼,再結合那人出現的時間那麼巧合,還有什麼好說的,這件事絕對不是巧合!

可惜事情已經過去那麼久,就剩下這些老弱也說不清那人究竟是什麼模樣,能說出來自京城,就已經是很大的收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