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異變(1 / 2)

智慧生命在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總會對自己族群的起源產生濃厚興趣,九州大陸上的人、妖兩族自然也不能例外。

數千年來,無數人族先賢、妖族智者翻閱典籍,勘察古跡,探尋著生命的真理,但就在一切都要水落石出的時候,竟然不約而同的全部停止了考證,對生命起源之事從此諱莫如深。

此後不久,人、妖兩族邊界一處叫做七韜原的不知名所在,突然出現了一座高逾百丈的無字石碑。這石碑蒼涼古樸,不知是由何人所刻,也不知是由何人搬運至這裏,隻是自它出現之後,人、妖兩族便有了一條不成文的默契約定,石碑方圓百裏內不得出現任何爭鬥,即使是常年對戰的人族和妖族在此遇見,也會假裝看不到對方一般,互不招惹。

漸漸的,越來越多的人和妖開始將此處稱為“聖地”,並自發的前往憑吊瞻仰,向石碑傾吐心中的秘密,期望獲得靈魂的救贖。而罕見的是,對於如此明顯的朝聖行為,人、妖各宗派、部落的高層竟也聽之任之。

有頭腦聰慧者或許已漸漸猜透其中的秘密,而兩族的高層顯然是早就知道緣由的,但沒有人會把真相說出來,因為在這個真相麵前,兩族的世代血仇將會顯得無比荒唐。

作為聖地,七韜原確實有諸多靈異之處,單說這裏的氣候就仿佛自成一體,常年四季如春,不論周邊如何****,此處始終都是一片祥和安寧的景色。

今天的七韜原本與往日並無二致,然而自辰時開始,無字碑上方卻是突兀的出現了一朵厚重的烏雲。

那烏雲越漲越大,逐漸籠罩了整個七韜原,隨後自中心位置開始旋轉,最終化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雲層之中電閃雷鳴,罡風大作,丈許粗細的紫色閃電不停降下,原本的世外桃源已儼然一派末日降臨的景象!

作為人、妖兩族共同的聖地,七韜原的異象自然也引發了無數大人物們的關注。

妖族大殿之上,妖族之主狐芷慵懶的用手指卷繞著長發,透出一股令人難以抗拒的魅惑之感,但她俏臉之上盡是清冷端正,全然沒有褻玩之意,魅惑和端莊,竟是在此人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既涇渭分明,又隱然一體,正是天狐萬化功修至大成的表現。

此時,大殿之上一麵丈許大小的古鏡淩空佇立,鏡中的影像正是烏雲籠罩下的七韜原。

狐芷凝視古鏡片刻,看向下方右手邊一位全身籠罩在黑袍中的大妖:“暴隨,你怎麼看。”

暴隨在妖族高層中並不以智計出名,但他忠心耿耿,最得妖主信賴,每逢大事發生,狐芷經常會征詢他的意見。

暴隨如雕像般站在大殿中,待得狐芷詢問,他才微微躬身說道:“王上,依屬下來看,這不過是人族在故弄玄虛,不足為慮。”

狐芷不置可否,又看向了左手邊一位須發皆白的猴族老者:“猴族長,你的看法呢?”

猴冀眉頭深深皺起,思索片刻,說道:“王上,老朽雖說已苟活了五百多歲,卻從未在七韜原見過此等景象。是福是禍,要看是天意還是人為。”

“哦?此話怎講?”狐芷追問道。

“若是人為,則如暴將軍所說,應是那人族又在搗鬼,當然是禍非福。”

“底下的小輩或許不清楚,但我們是都知道的,七韜原布有上古奇陣,陣內天地元氣自成一體,很難被修道者調用,縱然是我們這些聚頂境的大妖,也隻能引動身周丈許方圓內的元氣,除非是合體境大成的頂峰強者,否則絕無可能在七韜原引發如此大規模的異象。”

“合體境大成嗎?”狐芷若有所思,擺弄頭發的手指也停了下來,明眸之中神采變了又變,有追憶、有憎恨、有哀思,最終化作惘然,然後逐漸平靜,說道:“如果三十年前的崖山劍派還在,以…沈眠清的資質,或許今日能有合體境大成的境界,但他早已隨著崖山劍派的覆滅而隕落,人族那些強者的修為境界和資質,與我們這些大妖相差無幾,怎會突然出現這樣的頂峰強者?”

猴冀輕撫長須,說道:“誠如王上所說,老朽也認為這種可能性不高,依老朽推斷,如此異象應該是天地所生。”

“若是天意……老朽倒是想起了《天妖盛典》中記載的一句預言。”

“紫雷現,聖人出,止紛爭,九州同。”

“若是聖人降世,自然是福非禍……”

……

此語一出,殿中眾妖均陷入沉默。

《天妖盛典》是妖族至寶,神秘非常,相傳妖族諸多功法就是脫胎於此,每一位妖族自出生起就被要求熟讀盛典中的各篇經文,猴冀所說的這句詩正是出自序章中的《九州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