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有三界,人界有九州。
九州之內,則有無盡王朝,仙門道統,三道九流,魔邪作祟。
可謂囊括三界百態。
青州坐落天下東方,左鄰滾滾浪濤,天下第一河天門江。
右鄰汪洋東海,其內萬座仙島,不勝枚舉。
青州仙門內有一混元宗,傳承千年,地位尊崇,底蘊深厚。
其門下弟子無算,仙道典籍浩渺,正是道統鼎盛,欣欣向榮之際。
這日,混元宗內鶴鳴不絕,雲氣聚散,偶有連綿仙山隱現其中。
其間一座,細看之下,正有無數孩童沿階攀登。
那階梯近乎垂直,竟有百八十層,絕壁之下便是萬丈深淵。
隻見偶有孩童或是體力不濟,或是腳下生寒,大叫之下,從絕壁上失聲墜落。
而每當此時,兩旁雲霧中便會閃出禦劍而行的修士,納一道雲氣,將其穩穩接過。
雖說也無性命之擾,卻也意味著其未能通過登仙梯,失了榮登仙道的緣分。
不錯,此正為混元宗十年一度招徒納新的吉日。
此時正值夕陽西下,幾縷斜陽逐漸隱沒,卻又似乎在等著什麼,遲遲不肯落下。
此時山頂的龍門亭內,幾位身著道袍者正側目觀望著雲海之外的夕陽。
為首一身材精瘦的道人若有所思,目光正凝視在那登仙梯盡頭,似是有所期盼。
身旁有其他道人稱奇笑道,“此時卯時已過了一半,按理說這太陽早該下山,怎麼今天倒像是在等著什麼似的?”
另有一人搖了搖頭應道,“咱們這入門仙試的規矩,向來是太陽一落,便宣告結束,若換做往屆,此時各位師兄弟們早可回仙門洞府中打坐修練,今年倒不知是什麼原因,耽擱了如此之多的時間。”
之前那人又道,“仙門有令,仙試若結束,要麼黃昏已過,要麼三百弟子數滿。若不是這番前來參加仙試的人中魚龍混雜,資質不佳,被咱們淘汰了好些個沒有靈根的俗物,使這規定的三百之數遲遲無法湊滿,咱們也不必在此浪費時間。”
便在眾位仙門中人談笑間,忽然,那絕壁盡頭,卻突地冒出了一個瘦弱的身影。
“來了!”
一眾仙門中人眼看有人通過登仙梯,立刻停止打趣,臉色肅穆起來。
為首那身材精瘦的道人更是眼中閃爍,似乎高懸的心終於放下。
但下一刻,那道人的臉色卻拉的更加難看。
因為他看到那通過登仙梯之人,並非他所想的樣子。
“各位道爺,各位師兄,哎喲,誰來扶我一把……這山路是人走的麼……”
那絕壁盡頭的身影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童,身穿粗布麻衣,麵色蒼白而秀氣,此時正一步一踉蹌地往龍門亭跑來。
雖說那孩童口中念叨著人扶他一把,但左右卻也沒人上前。
一眾仙門中人紛紛立於亭上,背負雙手,眉頭微皺地看著他過來。
那孩童到了亭前,長長地作揖到地,接著起身便左右張望,神色憨厚而敬畏。
仙門中有人見此,倒是不禁嗤笑一聲。
這種目光他們招納弟子多年,已不知見了多少。
凡俗鄉野之間也偶有小子因為天生蠻力可通過登仙梯,可那股子纏身的憨勁卻也預示著這類俗物一般毫無靈根,或是靈根低劣,不堪琢磨。
須知道,靈根乃三界靈氣所鍾者方具備。
此類人一般少年時便目光如炬,聰慧有加,機敏過人。
年長後更是博聞強記,智計非凡。
凡俗之中某一些為帝王成就霸業的謀士,或是詩詞歌賦長傳於世的大家,又或是以一人之力匡扶社稷的朝臣……
此等人,雖非修士,但也隻是苦於沒有仙緣,或是人生所圖與快意長生相左,沒有踏上仙路,而其中卻不乏地靈根,乃至天靈根的仙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