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祖上趙老先生是當時上海灘的有名商人,專營家具木器,對收集古董也有著濃厚的興趣,時光飛逝,現在還有一部分留存至今,所以我的基因裏麵也有著對古董收集的濃厚興趣。但我要說的是,解放後到那個破四舊的敏感時期,我的祖上將大部分的古董都無常捐贈給了政府,其中就包含著一件很有來頭的折扇,現在仍保存在上海博物館的庫房裏,它也是那個最後的貴族存在過的唯一證明,我也是在看到了我母親的捐贈品名錄裏麵發現了它的照片,憑著我對古董和曆史的興趣和知識,從而了解到了一段塵封多年的曆史。
事情是這樣的,前些年,我陪我母親去現在的上海市博物館找他們的館長,想要一些我們家屬當年捐贈物品的照片,我母親在看照片的時候不經感歎,它真的在啊。。。
我很好奇,怎麼了?其實這把折扇在我看來很是平常,因為在捐贈的物品當中,大部分是明清的書畫,折扇很少,而且,這一把還是被標注為近代藏品。年代差不多在解放前後,所以就稀有度而言,應該不至於能被博物館收藏。
然後我母親就告訴了我一個她小時候聽她的父親講述的趙老先生告訴他的故事。
現在的上海市博物館在人民廣場,但最早的上海博物館是1936年建成的。此建築目前是長海醫院的影像樓,目前可以從醫院入內參觀。在舊上海博物館裏,有一塊血沁玉佩,也叫血玉,和這把折扇有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據說,當年這塊玉佩,每到特點的時間,都會向西南方向旋轉15度,但第二天會回複正常,有點像指南針,都會指向同一個地方。以前這塊玉佩是掛在展示架上的,不像現在的文物都是被釣魚線一樣的細線綁在展示架上,動彈不得。
我不禁好奇的問,這塊玉佩有什麼特別的?
血沁有很多種,有如腦凍、流脈、羽鱗、團霧、飯糝、花蔟、冰裂狀等。但這塊玉,在右下角有一個類似於愛心的沁點。
能不能在描述的具體一點?
就是這塊玉佩,從左上角開始到右下角,整一條斜線,是一片由如流脈般,像血管一樣的帶狀沁絲,最後在右下角彙聚成一個類似於愛心形狀的褐色沁點。
再具體一點,形狀,形狀怎麼樣的?
就是一塊辟火鍾形佩。
“避水金睛獸?”
去去,那是牛魔王的坐騎。
而且,據說當時,這塊玉佩剛進博物館展示的時候,每晚一過子夜,它就開始自己旋轉,直至第二天淩晨。當時是值夜班的發現的,開始以為是地震,但其他的展品都紋絲不動,就是這塊玉佩,在自己來回旋轉,每晚如此,這件事情當年還是蠻轟動的,申報上都登了。
你不是說這塊玉佩每到特點的時間,都會向西南方向旋轉15度?
這是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最後才變成這樣的。這要從這塊玉佩的來曆開始說。當年,這塊玉佩,最早的時候是在日本人的手裏。當時啊。。。
等等。母親,這是你什麼時候聽到的故事?
八歲左右吧,你外公告訴我的你曾外祖父趙老先生的故事。
為啥我八歲的時候你告訴我的是老狐狸和小狐狸的故事?差的是不是有點多啊。。。還有。。。八歲。。。你到底記得多少啊?
記得百分之六十,剩下靠腦補。
腦補?
我自己不會看書查資料啊!你到底要不要聽?
聽,聽,我先去買杯咖啡,你消消氣。。。
聽著,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軍陸續侵占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日軍當時不僅侵占了中國的土地,還一直窺探中國的資源。但是當時的中國,還被稱為貧油國,隻有很少的小規模油田可供開采,大部分的使用依靠進口。就是在這個時段,有兩個日本人,一個叫田中俊介,一個叫東村勇一,他們帶領了一支地質勘探隊,在東北靠近內蒙古的地方進行石油勘探,因為當時的日本石油也靠進口,如果能找到石油,無疑可以加快他們全麵侵略中國的腳步。就是在勘探的時候,他們無意中發現了一片遼代墓葬群。
在那片墓葬群中,大部分都是貧民的墓,但他們在挖到最後一座墓葬的時候,居然是一座貴族墓,那塊血玉就是在這座墓中出土的。叫田中俊介的是當時的領隊,他對這塊玉非常著迷,甚至還給這塊玉取了個名字,叫最後的貴族,因為是從最後一座墓中找到的。
“這麼刺激啊,開始盜墓啦,沒雮塵珠和龍骨天書找到沒啊?”
“你看電影看傻啦,再插嘴不說了。”
“繼續繼續,我錯了。”
田中俊介自從發現這塊血玉以後,就每天戴在身上,生怕有什麼閃失,可勘探還沒結束,他就暴斃而亡了。玉就到了東村勇一的手上。